六月的上午,日頭光空,陽光有些熱辣。
石馬津城中的三千餘百姓商人守兵,全都被綁了手腳,串成一長串的趕出了城,在城門外集合起來。
崔瑾很興奮的在這些人面前走過,越看越滿意。這些俘虜,如今是屬於他們船隊的戰利品,三千多個俘虜啊,而且其中多數是青壯男女。這樣的青壯男女,如今能在奴隸市場上賣到一個極好的價格。
一個這樣的奴隸,能值好幾匹馬,特別是那些既強壯又還通漢話的,一個能值上百貫錢。
不過相比起拿去賣掉,崔瑾更願意由船隊內部拍賣,這樣他們就有機會算快買下來。他的領地雖然還在遼南沒有到手,但崔家這幾年的家業也挺大的。參與到香水香皂肥皂牙粉的製造之中,在其中有一股,而且崔家還開了不少的百貨店,依靠著跟李家的關係,總能弄到熱銷的商品出售,使得百貨商店的生意很好。
如今,崔氏百貨商店是他們家最大的產業,崔家計劃著以後要往更多的道州開設分店,但開更多的店,需要的不僅是資金,也需要人力。而且如今李秦程等諸大家,在嶺南越南等地開荒,搞甘蔗種植園,崔家也是想分一杯羹的,可弄甘蔗種植園,需要的勞力更多。
另外,今年開始,李家又在河西、隴右、朔方、綏遠等西北邊地開始種植棉花。這棉花瑾知道,原來只是宮廷裡的觀賞花,可李超卻早就開始種植培訓棉花,用棉花生產出漂亮的白疊布。
李家稱之為白棉布,市場上量非常少,卻賣的比絲綢還貴。而用棉花做的棉被、棉枕、棉襖,更是成為冬季裡貴族大戶們爭搶的東西。
棉花種植的前景,一下子廣闊無比,似乎並不比甘蔗種植要差。比起種桑養蠶,還火的多。
崔家也想在西北弄棉茶種植園,可不論是在東南種甘蔗還是在西北種棉花,這都是勞動力密集的產業,就算比起李家的礦產冶煉業需要的勞力少些,但也依然需求驚人。
要想在這些產業分杯羹,李家不反對,但如果沒有人,那就算李家讓他們做他們也做不了的。
如今奴隸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奴隸價格不斷升高,這裡的三千奴隸,還是如此優質的奴隸,相當值錢。
就算是那些上了五十歲的奴隸老頭老太,也還能值不少錢,他們依然還能為主人勞作十到十五年。而那些奴隸孩童,也一樣值錢。男孩女孩會送去先訓練一段時間,讓他們學會漢話,甚至去學工匠技術,女子聰明有姿色的去學習侍候人,一般的則學習紡織等技術,將來送去工坊。
可以說,這次拿下石馬津,最大的收穫就是這些人口。
不費一刀一槍,沒傷到一個高句麗人,這無疑是將損失降到了最小。
在中原的宣傳裡,高句麗人是一群兇殘蠻橫的野蠻人。他們居於遼東的蠻荒苦寒之地,什麼樣的惡事都做的出來。
他們與野獸為伍,他們茹毛飲血,他們侵奪遼東疆土,殺死奴役那裡的漢人百姓。
不過眼前的這些高句麗人,都長的非常的普通。
甚至與普通的北方漢人無異,他們也是黑髮黑眼甚至黃面板,他們比起那些突厥人、西域粟特人,無疑與漢人更加接近。
那些老人也削瘦枯槁,那些男孩也純真年幼,婦人們連發髻都與中原婦人差不多。
高句麗商人們穿著絲綢的圓領袍衫,戴著軟腳幞頭,甚至說的話都跟漢人無異。
將這些人圍起來的陸戰隊員們,也都在好奇的打量著這些傳說中的野蠻人。少年們的臉上,甚至有著一些疑惑。
馬搖頭晃腦,氣息噴吐。
盧高騎在馬上,看著這些高句麗人,范陽盧氏對於高句麗人最不陌生,他們與高句麗人很近,毗鄰而居。以前盧氏也經常與高句麗人交易,往來密切。
其它各家的子弟,正帶著自己的手下,逐街逐屋的搜尋戰利品。
沒有混亂,沒有放火,也沒有殺人**淫。
與其說他們在搶劫,倒不如說他們在搬家。
整體搬遷。
一屋屋的財物、糧食、貨物被搬了出來,然後一件件有人登記,再有人負責分類。
最後把戰利品分送到各處堆放。
“糧食不少啊。”
一座糧山在成形,稻米、麥子、粟谷,還有肉乾等。
“錢財也不少呢。”
挨家挨戶搜出來的銅錢、金銀,還有從府庫、商鋪裡搜出來的金銀銅錢,還有絹帛。
高句麗人商鋪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