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想了想,“那先發行代金券,拿絹帛布匹甚至糧食做貨幣,確實太不方便了。而金銀銅又不足,只能用絹帛布匹做保證,發行代金券來流通。文遠啊,這個印鈔的技術,得由你來提供。”
頓了頓,他又道,“既然發行寶鈔影響這麼大,我看以後李記也不能隨意超發。”
李超聽了直皺眉。
“陛下,我們李記能夠保證寶鈔的信用,不影響兌換使用。”
“還是小心些好。”
“陛下,李記錢莊願意將準備金提高到三成,另外,超出準備金的發行部份,我們願意向朝廷繳納一成的發行稅。”這個時候,李超也只能拿出些實在的甜頭好處讓利了。
超出部份,一成的發行稅。
李世民笑了。
“你們這次發行了兩千萬貫寶鈔對吧?準備金是兩成半,你們只有五百萬準備金。得提高到六百萬,另外,為了保證百姓商人們的利益,朕覺得李記錢莊應當把準備金存放到朝廷新成立的錢莊裡。”
“李記可以把準備金提高到三成,我們可以把準備金的兩成放到朝廷的中央錢莊存放,以保證百姓的利益。”
李世民想了想,“也行,你們回頭把準備金增加到六百萬,另外把一百二十萬貫送到朝廷這個中央錢莊來。記住,必須得是金銀銅幣,或者是絹帛也行,不能是寶鈔。”
“還有,你們超發一千四百萬貫,得向朝廷繳納一成的發行稅,回頭把這一百四十萬稅交了。另外,朕會派戶部、太府寺等衙門抽人,進駐你們錢莊,負責監管。”
李超點頭答應。
李記錢莊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錢莊這麼簡單了。
李世民到今天才提出來這些要求,估計也是忍了許久。而今天能夠見好就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增加一個超發發行稅,再加一筆保證金,雖然看似苛刻,但總比李世民直接把發行寶鈔的權利給收走了好。
三成的準備金,李記錢莊的規模,依然還是能夠有很大空間做文章的。
中央錢莊,這個李超隨口說的名字,李世民採納了。
不過想想,覺得中央錢莊和李記錢莊太相似了,體現不出朝廷的威嚴來。
“不如叫錢行?”長孫無忌道。
“叫銀行吧。”李超實在對錢行這兩個接受不能,還是銀行好,他想要不朝廷的叫中央錢莊,他家的改叫銀行。也不叫李記,叫個其它高大上的名字。
“那就叫中央銀行吧,隸屬太府寺,專門負責發行代金券,就叫金券吧,也不要叫代金券了。”李世民拍板。
於是,李家的依然叫李記錢莊,李家發行的紙鈔叫寶鈔。
而朝廷新設一機構,隸屬於太府寺的中央銀行,負責發行紙鈔,名叫金券。另外還負責審計監管如李記錢莊這類的錢莊啊當鋪等經營金融的民營行業。
以後做儲存放貸發行這些的,都要向中央銀行上交兩成的保證金。
李記發行寶鈔,得按準備金的兩成上交中央銀行。李記吸收的存款,也得拿出三成做為存款準備金,並以準備金的兩成存入到中央銀行做保證金。
而這些錢放在朝廷的中央銀行,是沒利息的。
李超很懷疑,李世民把這些錢收上去,很可能會挪用。
不過想要朝廷不管,也難。
這次出了點血,頭上加了幾道箍,也算讓皇帝寬心了。
李記錢莊損失並不算大,依然還保證了以後的發展。李記只要不關門,拿出來的這點錢,隨時就能再賺回來。
李世民感覺心滿意足了。
李記錢莊這隻金雞,今天總算是拔下好幾把毛來了。一直羨慕不已,下金蛋的雞啊。
本來他原本是真想把李記錢莊給和買了的,朝廷反正也經常幹這種事情,看上哪樣東西特別好,就先給他貢品之類的資格,然後要求和買。
什麼你這個黃麻紙好?那以後就是貢品了,宮裡也不白要你的,花錢買,下訂單,你一年也就向朝廷供應個幾十萬匹的,價錢嘛好說。
其實價格低的驚人,就好比賣炭翁一樣,一車炭,一點絹帛就給買了。和買的本質,就是朝廷低價買。買來大多還是要賣的,再高價賣。
和買,相當於官倒。
不過因為最近坑了李超很多錢,遼南的地,琉求的島,賣了一千多萬呢,還拿什麼捕奴許可這些賣了許多錢,他覺得李家錢被他坑的差不多了,心裡也有點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