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直徑約有三十厘米,一隻龍蝦趴在魚缸當中。
龍蝦不稀奇,今年光是甘寶海洋牧場,就抓到好幾萬只斷溝龍蝦,韓宣見得多了。
不過這隻龍蝦的通體外殼為青藍色,連鬍鬚和觸手也是,這就有些稀奇,韓宣問道:“Florida-crayfish(佛羅里達龍蝦)?”
他所說的Florida-crayfish,是指原產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種外殼呈鮮亮藍色的小型淡水龍蝦。
平常用來作為觀賞蝦類,花鳥市場一般都有出售,被稱為藍魔蝦。
在華夏,還有種染過顏色的小藍魔,它使用的母體蝦是學名為“克原氏螯蝦”,也就是“麻辣小龍蝦”所用的那種蝦。
人們選取剛孵化出的克原氏螯蝦幼崽,進行食用色素勾兌,將它們養在藍色容液用,餵食勾兌好的色素飼料,從而使蝦體原蝦紅素改變。
這就跟玻璃蝦和綠海龜等動物,常期食用水草,導致身體變成綠色是一個道理,並不是天生就為藍色。
而此刻,韓宣面前這只不同。
餐廳經理咧嘴露出滿口白牙,面帶笑容說著:“它不是佛羅里達淡水龍蝦,小老闆。
它是美洲龍蝦罕見的基因變種,平均每兩百萬只裡面,才會變異產生一隻藍色的龍蝦。
據常來我們這裡吃飯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位生物學教授所說,這是因為龍蝦體內某種蛋白質過量,形成一種名為“甲殼藍蛋白”的藍色複合物,從而使得這隻龍蝦外殼呈現藍色。
放在鍋裡煮過以後,它照樣會和普通龍蝦一樣,變成紅色。”
韓宣忽然有種清朝官老爺們,被人送玩物討好的錯覺。
美洲龍蝦生長在東海岸大西洋當中,如今已經有人在加利福尼亞洲沿海地區人工飼養,出現在洛杉磯並不奇怪。
聽餐廳經理說煮過會變成紅色,他很想知道有哪個腦袋被門夾了的,會把這種稀有的變種藍色龍蝦給煮了吃。
這隻龍蝦有兩個龐大的前鰲,大小稍稍有區別,大的幾乎跟身體差不多長。
考慮到美洲龍蝦最大能長到一米多的體型,眼前不到二十厘米的龍蝦,還只是只蝦孫子。
開口說道:“謝謝,我很喜歡它。
我會留下養,或者送回大海放生。”
“那就好,我去幫你們拿選單。
這隻龍蝦我先搬回廚房,等你走的時候再帶走?”
“不用麻煩了,就放在這裡吧......”
翻開牛皮封面的精緻選單。
韓宣今天突然想吃些家常菜,點了份紅燒肉、西湖醋魚,看到選單裡還加了叫化雞,想要嚐嚐鮮,也點了一份。
安東尼不挑食,就是個陪吃的,聽老闆說出一個個沒聽過的名字,問道:“這裡菜份量很足,是不是點多了?”
“沒關係,看到吃的都想嚐嚐,吃不完打包帶走。
道森,你也過來一起坐,兩個人吃不掉。”
隔壁桌上,道森聽到韓宣叫他。
沒怎麼客氣,點頭走過來,相處了這麼長時間,他知道小老闆是真不在意這些尊卑禮節......
========
叫化雞放在托盤裡送來時候,外面那層泥還沒除掉。
韓宣跟服務員要來小銅錘,輕輕敲裂它,香味頓時四散開。
乾燥的泥巴叮的聲,落在托盤裡,露出底層荷葉。
跟原版叫花雞,直接在羽毛表面抹泥不同。
面前的叫花雞是處理完過後,先用幾層荷葉包好,外面再裹上層顏色帶黑的泥巴。
要更加乾淨衛生一些。
旁邊幾桌人聞到味道,伸長脖子看著韓宣的動作,將服務員叫過去,詢問他吃的是什麼。
得知叫花雞做法後,不停說有趣,雖然有些人已經吃飽了,也要來一份帶走。
敢來mEEt餐廳吃飯的人不缺錢,平時吃膩了龍蝦牛排,這些中餐在他們眼裡別有一番風味。
韓宣拿筷子剝開荷葉,金黃油亮的烤雞暴露在空氣中,香味變得更加濃厚,帶有荷葉所特有的誘人氣息。
見雞肚子裡鼓鼓囊囊的,他問站在桌邊的華人廚師:“裡面那些是什麼?”
“煮熟了的米飯,還有些瘦肉丁。
我們寶島有道菜叫做翅包飯,感覺單獨吃雞沒意思,於是我將那種做法加入叫花雞當中,你嚐嚐味道?”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