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國寶文物走私案,只是沒有能抓住主犯,不在那時,餘老大就曾經進入到陳炙的目光中,經過細緻嚴密的調查,陳炙幾乎可以斷定,在這個村子裡蓬頭土面的餘嚳,就是在外面風雲叱吒的餘老大。

只是這幾年來。餘老大並沒有任何異動,而且陳炙手上證據不足,再加上他們這個盜墓團伙極少集中在一起,使得中年人一直沒有對其下手,這次廣東查獲了!

“那是你們警方的事情,我只管文宗墓不被破壞,小陳啊,這可是國家準備發掘的第一座唐朝皇帝的陵墓,並且還準備在這裡修建供旅客遊覽的寢宮,意義重大啊,地下陵墓,絕對不能遭受絲毫的破壞。”

孟教授的工作是保護文宗墓不被犯罪分子所破壞,至於其他的事情,那不在老爺子的考慮範圍之內,先前去發掘那片沒有價值的陪葬坑,孟教授就已經很配合警方的工作了,但是此次要等盜墓者進入墓室之後再行抓捕,這是孟教授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由於南北地理環境和歷史傳承的差異,南方和北方的墓葬也有所不同,這也使得盜墓者分為了南北兩派,南派盜墓多精於技術,在尋找古墓的過程中,對於風水堪輿運用較多,講究個望、聞、問、切。

“望!”自然就是看風水了,而聞是靠氣味的不同來分辨墓葬的有無,有的朋友就會說了,這不是扯淡嗎,人能長個狗鼻子?不過這聽起來玄之又玄,卻是有一定事實依據的。

歷代墓葬中的填土和填充物不同,因此墓葬也會散發出不同的味道,如秦漢時期墓葬中常常灌注水銀,隨葬硃砂防腐,而唐宋之後的墓葬外側,則習慣塗抹青膏泥,這些特殊物質所散發出來的味道,也許一般人難以察覺,可那些世代以盜墓為生的盜墓者們,卻能敏銳的辨別這些氣味,從而進一步的確定墓葬所在地。

有個叫焦四的廣州人,就是南派的代表人物,對於尋找葬墓那可謂是百發百中,他能靠聽風雨,辯雷聲,觀草色泥痕等方式來判斷墓葬的位置所在。

曾經有一次,焦四和手下一幫盜墓賊在野外尋找墓葬,當時正是中午,天空卻電閃雷鳴,焦四馬上讓手下分散開來,到不同的方位去觀察雷雨閃電,記住特徵後來向他彙報,而焦四本人則是站在高處觀望風水地氣。

過了一會雨停之後,有一個人回來向他報告,說是在打雷的時候,感覺腳下有些浮動,而且地下還有回聲,焦四馬上就判斷出,那裡有古墓,並且還是大墓,一幫盜墓賊挖掘之後,果然是一座漢代王侯的墓葬。

在這個過程中,焦四就運用了南派盜墓中的“望”和“切”兩種技巧。

朋友們不要以為這是無稽之談,風水堪輿尋找墓葬,這都是經過無數次的驗證的,往往都有大量的事實依據,這也是南派盜墓者的立身之本。

而北派盜墓賊,就是屬於粗放型的了,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們所使用的工具,北派盜墓者中,很少有人根據風水學說來斷定墓葬的位置,他們更相信的,是手中的洛陽鏟,所以有些人說,洛陽鏟是北派盜墓的象徵。

另外像是利斧也是北派常有的工具之一,作為開鑿墓葬時所用,尤其對於漢代有“黃腸題湊”的大墓,利斧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除此之外,考古者在發掘墓葬時,經常能在先前被盜過的墓葬裡發現鑿、耙、鎬、鐵鍬、鐮刀能物品,這些都是北派盜墓者偷墳掘墓得心應手的工具。

不管是尋找墓葬,還是發掘墓葬,北派都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是單純的依靠工具鋒利,所以被稱之為粗放型的,這也是被南派盜墓賊所看不起的。

像餘老大這些人,發掘墓葬基本都是挖通盜洞之後,用斧頭或者鑿子鑿開墓室,就是炸藥也是經常會用到的。

南北兩派相比,北派盜墓者對於墓葬的破壞,要更加的嚴重和徹底,所以孟教授才堅決不同意陳炙的意見,等盜墓賊得手後再一舉抓獲。

陳炙對於孟教授的固執也是無可奈何,畢竟孟教授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並不是他所能指使的動的,如果這老爺子執意要去挖掘文宗墓,他也是無法阻止的,那樣一來,肯定就會打草驚蛇。

“孟老,您看這樣行不行,再給我們兩天的時間佈網,在後天,一定將這幫犯罪分子繩之於法。”

陳炙他們已經掌握了這個盜墓團伙的一些資料,並分析出他們現在並沒有啟開墓葬進入到墓室之中,不過根據他們的判斷,餘老大等人應該就會在這幾天之內動手,所以陳炙向孟教授做出了保證。

……

第二天的時候,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