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部分

達到了心領神會的地步。袁什麼都不用吩咐,袁福就知道了老爺子心裡存的是什麼主意。這種默契。讓袁紹非常羨慕。

不愧是從小和叔叔一起長大的書童啊!

“聽說,董卓被封了鄂侯?”

袁紹不無嫉妒地點頭,“正是。不僅如此,那董家子也被加封為奮威將軍,還升做侯。真不知道,他董家的墳頭上冒了什麼煙兒,居然能有如此的好官運。”

鄂侯,是縣侯,侯,是鄉侯。

在東漢的爵位品級中,董卓父子的官位,算是沒有人能比得上。

一個縣侯,一個鄉侯,都是世襲,而且同出一門,簡直讓無數人嫉妒的眼睛發紅。

而袁隗卻笑了起來:“本初,可讀過易?”

袁紹一怔,點頭道:“自然讀過!”

“既然讀過,應當知道那乾卦是如何說的。董仲潁當年為河東太守,正應了初九潛龍勿用;而後借太平道起事,正是見龍在田;當初他留守南陽,豈不是正對那君子終日乾乾的卦象?而後前往涼州,卻是九四,或躍在淵……如今,董家正是鼎盛,合當飛龍在天。嘿嘿,不過此後他會如何,那可就是誰也說不準地事情了。”

“叔父的意思是……過猶不及?”

袁隗站起來,點著袁紹的胸口,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你知,我知……”

“孩兒明白。”

凡事總有興衰,發展到了巔峰,也就代表著衰落地開始。

袁紹一下子有了精神,嘿嘿的笑著,心裡道:不愧是叔父,看事情果然是透徹。

“叔父,那我們該怎麼辦?”

“如今董家風頭正勁,實不宜正面與之衝突。我們就等著他,等著他出現錯誤地時候,在順水推舟。該捨棄的,就要捨棄,有些東西不丟掉,又怎能獲得更大利益?”

“叔父的意思是……”

“把你手中的兵馬,全部給他!”

“啊?”

袁隗從書桌的抽屜裡取出一摞信件,“莫忘了,當初我們在董重家所收集到的東西。原本想在薰卓與何進爭鬥時,拿來做武器。誰曉得,那何進是個短命鬼,白白的浪費了我這一妙手。不過沒關係,至少從這些信件裡面,讓我們知道了董卓的心思。”

“您是說……”

“我且問你,碩若無詔書,當初可敢行那件事?”

袁紹一怔,旋即醒悟

的意思是說,碩敢刺殺何進,皇上是給了他旨意嗎

“自光武以來,外戚屢屢成為皇室的威脅。早先更有王莽,憑藉外戚的身份謀逆篡位,我猜想,皇上的心裡面,對何進還是有顧忌的。他要保住漢室基業,就一定會幹掉何進……我們都知道,先皇其實更中意陳留王,這未嘗不是我們的機會。”

“可是……碩身上並沒有發現詔書啊?”

袁紹說完,突然啊的叫出了聲來,“不對,那碩好像是自殺而死,他最後見到的人,是……”

袁隗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本初能想到這裡,我心甚慰。”

袁紹的思路,一下子都開啟了,輕聲道:“不如我們。就戳哄著董仲潁興廢立之事?”

袁隗沒有說話。而是端起酒壺,給自己滿了一觴水酒。

舉杯朝袁紹一晃,而後一飲而盡。

袁紹長出一口氣。心裡的不快,也都隨之一起煙消雲散。他也給自己倒了一杯酒,正準備喝下去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叔父,你說這陽城裡。怎地還有黃巾賊?”

袁隗一口酒水噴出來,“黃巾賊?”

原來,他在書房裡呆了一整晚,除了袁福之外,誰也無法接近他。

而袁福也沒有離開太遠,陽城內地騷亂雖然很嚴重,卻並沒有引起袁地主意。

等到袁福出去打探訊息的時候,事態已經平息。

袁福所留意的。大都是關於朝堂上地事情。待了解了一個大概之後,就匆匆回到府中彙報。故而,袁福以為那街上的戒嚴,是因為昨夜皇城騷亂。亂兵造成的結果。

袁隗聽袁紹這麼一說,嚇了一大跳。

“本初此話怎講?”

袁紹連忙把他知道的情況講述了一遍。令袁隗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非常難看。

“這不可能,當初太平道衝擊南宮之後,先皇祭起屠刀,大開殺戒。而京畿人馬眾多,怎麼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黃巾賊,除非他們是不想活了,怎麼來陽?”

袁紹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