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都可以照應,說是坐而待時,其實已經打定主意陪老中堂老死林泉之下了。
李鴻章歸裡,過得是悠閒自在。和鄉老閒談,說起過去幾十年,就是一句話:“過去幾十年,都是在當官當混蛋,現在全忘記了,倒也乾淨!”
朝廷內外,天下局勢,李鴻章真是一點都不關心。也有人探過他的口風,看老中堂能不能復起,制衡一下徐一凡。李鴻章只是笑罵:“回來幹什麼?幫朝廷,老頭子和徐一凡鬥就是個輸。幫徐一凡,他那麼能幹了,要我幹什麼?”
今兒江寧一封長長的電報,卻讓老頭子痴在這裡。電報的碼子,還是李鴻章戴著老花鏡一個個翻的。
“中堂,雪大,站的時間長遠了,回屋暖和一下吧。”楊士琦低低解勸。他大概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不過也不好說出口。這些事情,豈是他能左右得了李鴻章的!
李鴻章竦然一驚,彷彿聽到了這句話,才從自己的玄想當中驚醒。他回頭看看,笑道:“杏城?原來生我者猴死我雕,是這麼個解法兒!鬧了半天,咱們都成罪人了!杏城,你說說,我是忠臣不是?”
“中堂當然是忠臣。”
“忠這個朝廷呢?還是忠這個國家呢?咱們丟的,人家出手揀回來。這事兒上面幫把子氣力,不算忠臣事二主吧?”
楊士琦不動聲色,淡淡道:“是不是忠臣,記得中堂老師曾文正公說過,這是論心不論行的。”
李鴻章呵呵大笑,這笑聲在雪的裡頭,顯得有點甕聲甕氣:“文正公參翁家老二的那個摺子?我都快忘了!來,杏城,摻我回去,論心不論行,生我者猴死我雕……哈哈,哈哈!”
楊士琦不再說話,只是攙扶著李鴻章朝院內走去。
天井之中,只留下兩行足跡。
大清光緒二十年歲正甲午,就要過去了。
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三十章 … 再臨
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旅順。
經歷了幾番血火的旅順要塞,這個時候還是一片凌亂的景象。船塢碼頭。到處都是大戰過後留下的痕跡。港口錨地裡頭。還有幾條傾覆的軍艦桅杆露在水面上。仔細看的話,還能看到機件潤滑油的油汙。星星點點的在軍艦殘骸周圍沉浮。
日本徵清第二軍投降的部隊,已經分批遣散回國了。照理說扣著這八千俘虜,算是一個討價還價的好籌碼。可是清廷上下,直到現在負責這裡的依克唐阿,都覺的這八千俘虜麻煩。養著吧,就得依克唐阿自己貼腰包兒。吉林練軍轉戰半年,現在報銷還沒辦下來!
戶部裡頭已經開了盤子。依克唐阿報的是二百三十萬兩的各種費用開銷。有財大家發。拿兩成部費出來。這就算過了帳了。你小子現在幾乎就是領東北三將軍的位置。還繳獲了小鬼子那麼多東西。還想獨吞。太說不過去了吧?
既然大家都不願意養俘虜,從徐一凡離開那會兒開始,就開始陸陸續續的遣散日軍。朝廷決計對日讓步的時候,那遣散速度更是加快。園子裡頭甚至還有秘旨傳過來,看依克唐阿能不能情商留用個幾千日本俘虜,換上吉林練軍的號服,在南北對進,夾擊北朝徐一凡那三千偏師的時候兒,不是就能派的上大用場了麼?
當時依克唐阿接到這份密旨,當即就漲紅了臉。他和徐一凡是不對付。他是大清忠臣,旗人老家滿洲位置最高的人,和活曹操徐一凡怎麼也站不到一塊兒。可是吉林練軍這場戰事也死傷數千。打死他也不願意指揮小鬼子來夾擊徐一凡的禁衛軍!
在接到密旨之後,他反而加快遣散這八千俘虜的速度。一條條各色各樣的火輪船開過來。裝上小鬼子開回日本。一直快接近年關這個時候。這事兒才辦了個七七八八。算是了了依克唐阿的一樁心事。仗算打完了。依克唐阿也想挪挪地方。到瀋陽自己正經官署散散心去。將來如何。他反正是心裡一點底兒都沒有。徐一凡他是共過事的。行事果決。有的時候還有一股子玩命的勁頭。除了膽氣之外。佈置各項事情。每在機先。瞧遼南當初七萬敗軍那一團亂麻的局勢。被他果斷誅殺豐升阿。轉瞬間穩住軍心。理出頭緒。
更揮軍反攻。直到在旅順打的鬼子全軍覆沒!這等對手。朝廷還要他去對付。將他這支部隊倚為長城之靠。想到這裡。也只有嘆息。回瀋陽呆幾天。也是想拋開這事兒不想。將來如何。管他媽的吧!
不僅僅是依克唐阿如此,他麾下吉林練軍所部,也是懶洋洋的。仗打完了。將來去向如何不知道。不是去朝鮮。就是要調入關內。大家夥兒家都在關外。這些日子。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