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部分

襲擊地本事足足的。

“安州到遼南,足足一千五百餘里距離,你確保能及時趕到,對日軍形成威脅其側翼態勢?”

徐一凡死死的盯著姜子鳴,目光嚴肅,剛才的隨和,甚至還能和部下開兩句男人間黃腔的好脾氣,完全不見了蹤影。

姜子鳴淡淡回答:“回大人的話,如果只是虛張聲勢,標下有辦法。如果是冬天大雪封路,或者春季翻漿,那是怎麼也來不及了。現在夏天路硬,還有努力的餘地。”

徐一凡看了姜子鳴良久,而姜子鳴就在他逼人的目光下一動也不動,神色堅定。

徐一凡頭也不回的下令:“給國內去電,轉告遼南前線作戰諸軍,我徐一凡,就要到了!讓他們堅持住!子鳴啊子鳴,你可不要讓我白說大話!”

姜子鳴身子一動,又穩穩站住,只是默然行禮。徐一凡捶了捶他的肩膀:“下去準備,你們明日就大隊先遣出發,一應前敵事宜,我給你便宜行事地權力。再給第一鎮全軍,第二鎮一部修整兩天,我接著就誓師歸國!”

姜子鳴大聲領命,要走不走的當兒,突然回頭:“大人,我們走了,南允容他們誰來鎮撫?”

徐一凡擺擺手:“我已經在整頓中朝抗倭聯軍第一軍了,他們接替你的任務,今兒你還要和袁大人交接一下,南允容那裡地備細,你和他全部交代了………”

“中朝抗倭聯軍第一軍?袁大人?”

徐一凡看他一眼,耐心和他解釋。歷史兜兜轉轉,徐一凡在準備轉移注意力,準備回國經營的時候,總算又把朝鮮鎮撫的權力,還給了當初在朝鮮帶著慶軍當了幾年呼風喚雨人物的袁世凱,這次比上次的權還要重,徐一凡走後,袁世凱就是半個朝鮮的太上皇!

酬功如此,也儘夠了。一個半路投靠的人,徐一凡就放手畀以方面。盛軍整編之餘剩下的那兩三千人,徐一凡也沒給他們禁衛軍第三鎮的番號,而是鼓搗出一箇中朝抗倭聯軍出來,袁世凱將代替姜子鳴,鎮撫北朝鮮大部。那兩三千前盛軍,將和南允容的雜湊武裝混編。加上大同江一帶留守地第二鎮一部,既可以遮護自己的地盤,也可以用這個聯軍名號,加大對南允容這個傀儡政權的管束鎮撫能力。兩三千盛軍,加上老於朝事的袁世凱,肯定比姜子鳴有力得多。

別人都沒覺得徐一凡這個安排有什麼,袁世凱還感激涕零狀的來謝委,一副忠誠勤奮地樣子。現在雖然是徐一凡委的黑官黑差遣,戰事平定之後,按照徐一凡的功績,他便宜行事委的這些手下,朝廷必然有個對應的交代。一軍總統,負擔方面,戰後前程不可限量。

可是就徐一凡自己心裡明白,下意識裡,他就對這忠誠勤奮地袁老哥,有點忌憚……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八日,禁衛軍直屬騎兵標及配屬朝鮮花馬隊共八百餘騎,攜百餘面上有徐一凡到四個大字兒地大旗,作為禁衛軍旋師國內的先鋒,先遣出發。這些騎兵,全部調換了新式地毛瑟馬槍,還給了姜子鳴幾千兩金子,十幾萬白銀作為經費,不夠之處,徐一凡已經承諾,只要姜子鳴開白條出去,他一概報銷。

八百騎兵,怒馬如龍,踏過鴨綠江,返回國內!

第四卷 不一樣的甲午 第五十八章 … 展開

東北,吉林將軍領地內,中朝邊境的安東縣。

這個地方,就是後世的丹東市,自從同治十三年邊地開禁以來,每逢夏季水漲,這個小小縣治,就變得人煙繁盛,中朝邊境的密密原始森林砍下來的原木,都藉著鴨綠江水放排,在江口裝船,直運向大清的各個海口。同治十三年前,這裡不過是一個叫做沙河子的破敗村莊,還有一個小小驛站,現在卻已經有了一點繁華縣治的氣派。

但是甲午開戰以來,往日絡繹不絕而來的各種木材商人,放排的船工,山貨商人,收購高麗參的東貨商,都已經不見了蹤影。日本軍隊在朝鮮,在遼南掀起兩地戰火,黃海海面掛著膏藥旗的軍艦往來穿梭,誰嫌命長,來這裡做生意?

還不僅僅是商人絕足,在安東縣,本來就駐有吉林將軍領的關外旗兵好幾個佐領,還有吉林練軍幾個營頭,近年朝事不穩,還有一個徐一凡在攪風攪雨,中朝邊境可屯重兵的不過就是安東縣這裡,鼎盛的時候足足駐有二三千各路兵馬,追著大軍屯紮專門做軍營生意的商人也不在少數。日軍登陸遼南以來,光緒連連電諭關外諸將領。吉林滿洲將軍恩銘奉命唯謹,不管打不打,樣子總要做到,這裡的兵力全部抽調一空,準備回援遼南。

諸般動作之後,安東縣城整整空了一大半,中江臺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