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教育深入千千萬萬農民心中的結果。
1947年3月26日,毛澤東為劉胡蘭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那恰恰又是*中央剛剛從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澤東正決定離開陝北以遊擊方式同國民黨軍周旋。在此緊要關頭,全黨的領袖在指揮全國戰局的百忙中,為一個年輕的女黨員寫下這樣的文字,正有著激勵全黨和全體解放區人民去英勇奮鬥以贏得戰爭勝利的寓意。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能成其大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筆者字面理解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博,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充滿宇宙空間。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萬物依靠道而生生不息,決不會誇耀自己的功勞。大功告成決不會獨攬其功。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矣。
滋養萬物,決不會統治萬物。道本身是沒有任何要求的,可以說是低調、渺小得很。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但萬物歸附,而它不作萬物的主宰,也可以說是偉大。
是以聖人能成其大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由於自始至終都不自大,所以乃偉大中之最偉大者。
筆者感悟
老子說:“是以聖人能成其大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中華民族以其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傳承了揚揚5000年的輝煌文明,56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所謂“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中華歷史上最強盛的大唐時期,在思想、文化、國力、疆土等等方面幾乎都達到了鼎盛,這和大唐文化包容一切的氣度是分不開的。
唐初突厥曾經為患北方多年,唐高祖為了國家安寧都不得不向突厥稱臣。然而唐太宗打敗突厥後,並未趕盡殺絕以雪父恥,反而極其包容的任用了一百多名曾經與大唐為敵的突厥降將,擔任五品以上的將軍和中郎將,約佔朝庭武官之半,同時,唐朝還允許歸降的突厥人遷入中原。這些舉措,深得各少數民族的信任,西北各族領袖共同請求為唐太宗上尊號“天可汗”。
歷史上吐蕃(今西藏),曾經是一個彪悍好戰的遊牧民族,與中原時有徵戰發生,然而,唐朝幾次戰勝吐蕃以後,反而派出文成公主和親,文成公主將農業和佛教傳播到吐蕃。此後數十年中吐蕃與大唐和睦相處,這不能不說是文教之功。很顯然,趕盡殺絕只會加劇仇怨,邊疆地區仍不安定,戰爭還會再起 。
正是唐朝對突厥的寬容政策,加上對各少數民族首領所採取的冊封政策,還有對吐蕃的和親政策,贏得了人心,一時間四夷賓服,諸國來朝,即使遠如波斯、昭武九姓國、于闐國等等都自願納地成為唐朝府州。
在文化上,唐朝尊道、禮佛、崇儒,實行開明的三教並立政策。也正是這種寬鬆自由的思想環境造就了唐代恢弘的文化氣象。
中華民族向來講究“和為貴”,推崇中庸之道,我們的祖先賦予自己以教化天下,即所謂“平天下”的神聖歷史使命。從根本上說,實現平天下的理想所要仰賴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它所要施行的也不是霸道而是王道。所謂“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在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儘管華夏民族也曾歷經各種災難,但它在同化周邊各族群的過程中,已將他們凝聚、融合為泛中華的文化大國。歷史上蒙古族、滿族都曾入侵統治過中原,然而最終卻被強大的中華文化所同化。蒙古族、滿族如今都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清朝的康熙皇帝自己就說要做中華的千古一帝!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不自大的中華文化
從不自大的中華文化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深的紮根於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裡,“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所以中華民族能夠幾千年來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曾經有一位獲得過“甘地文學獎”的印度學者前來造訪,一見面就開門見山、直言不諱的問我:“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由於印度人虔誠的信奉宗教,所以遭受外來文化的干擾很少,因此印度的傳統文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