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3部分

很是刮毒,損起人來還真叫人招架不住。

……

所謂解額,其實也算是科舉場上的一個程式。乃是在鄉試之前,由省學政派人到地方上主持一場由秀才參加的考試,考試合格,就可以去參加鄉試了。

這道程式並不實行於所有的縣份,主要是面對文教大縣。比如江南的如淳安這樣的縣,一個縣有功名的秀才加一起至少好幾千,這麼多人如果都去參加鄉試,還不將考場給擠爆了。加上一個個都是文章好手,一考下來,得,所有的舉人名額都你們一個縣的秀才給包圓了。

所以,每次鄉試,省學政都會給沒個縣一個數字,然後考試,考中了的才能去參加鄉試。

按說,北方省份,讀書人少。而且,朝廷處於平衡南北士子數目的政治目的,對北方省份都比較優待,並沒做人數上的限制。

只要你有秀才功名,想考舉人,自報名參加就是了。

不過,陝西這個地方比較特殊,地方實在太大。元朝時的寧夏、陝西、甘肅、青海都合在一起,成為陝西布政使司,縣份多,朝廷給下來的考生名額也不夠用了。

而且,陝西,尤其是關中地區的文教自永樂年開始就異常發達,到弘治年更是出了李夢陽、康海這樣的大名士。說起讀書之風,近年竟不比江南遜色多少。

今年,堂堂扶風縣,竟然只分得了九個考生名額。

扶風縣秀才多了去了的,有在儒學唸書的,有多年念儒學害羞了坐館教書去的,還有充幕府吃大戶的,至少那是二百多人。這麼多人都想去科場上碰碰運氣,數目有限,沒辦法,只得考。

蘇木蘇狀元代表朝廷巡按陝西學政之後,出了個命令:扶縣赴西安鄉試的秀才,欽定為三等各三人,即九個解額,核准九人代表本縣赴西安鄉試,是正解選手。

省上學政大老爺大宗師親自來考,設了六等成績,取前三等,即優、良、合格,從這三等的卷子裡剔出前三名,湊成九個解額。

謝自然在家裡休息了兩日,省上就下來一個學政老爺,主持了一場考試。

考試倒也簡單,就出了一道八股時文。

謝自然也不怎麼將科舉放在心上,就隨意地作了一篇。

學政當天就審完了卷子,定下名次,謝自然竟然拿了頭名。

說來也怪,黃東這人讀書本不成,考試成績排在後面,僅僅得了個合格。可也是他運氣使然,在合格這等中,恰恰得了第三,按照規矩,得了個解額,如果明朝有眼鏡的話,肯定要落上一地。

成績好的,就算地得了優,只要不進前三,也去不成鄉試考場。黃東學業不佳,卻因為得了合格的第三,竟去成了。

看來,這朝廷的制度也有大問題。

訊息一出來,樂得黃秀才差點發瘋,見人就笑,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

說句實在話,謝自然本就有才。否則也不會在四年之內從一個學童考成秀才相公。對於這場考試,他也有信心,中了也不意外。

當下,就收拾好行裝,準備出發。

離本屆陝西鄉試也只剩半個月時間,辛知縣也不敢耽擱。解額考試一出來,第二天就下了帖子給各個考生讓他們上路,並附上四兩銀子路費,這叫催送。

從扶風到西安也不過三五日路程,四兩銀子足夠考生在西安使用,還能過得很奢侈。要知道,尋常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也不過三四錢呢!

所以說,只要得一個解額,一年的生活費用就有了。

因此,必須要考。

辛知縣又在東門紮了綵棚,給本縣的九個考生送行,這叫躍龍門儀式。

古代文娛生活貧乏,難得有這麼個熱鬧看,幾乎全縣城的百姓都跑了過來。

第七百一十章 錯過機會

整個儀式其實也沒什麼可說的,不外是知縣給各位考生敬酒,士子們起身答禮。

吃完酒後,禮房的師爺給大家披紅插花。諸生叩謝知縣,知縣拱揖答禮。行禮畢,眾生員向前,鼓樂前導,透過彩扎龍門,取鯉魚跳龍門,象徵個個都能高中皇榜之意。

今日,縣學教授年先生自重身份,也沒來送,說是哪裡有老師送學生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年老夫子性格古怪,也就不放在心上。

禮畢,辛知縣就擺了儀仗,回縣衙門去了。

整個躍龍門儀式至此算是結束,但看熱鬧的百姓卻還堆在城門口不肯離去。

眾考生中有幾個家境貧寒的,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