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氣勢恢弘,一時滿坐皆驚。
樂曲迅速進入正聲十八段,取韓、呼幽……衝冠、長虹……一段段激昂、慷慨的琴音如同驚濤駭浪一般,厲嘯而至,勢不可當。
就在劍氣如虹,擋者披靡之時,琴音突止。
“阿柴虜竟敢欺我。”斷箭暴喝一聲,雙手抓起古琴,狠狠砸到案几上,“咔吧”一聲,一折兩端。
人們目瞪口呆。
誇呂高聲尖叫,淒厲而絕望的叫聲讓人毛骨悚然,接著他像瘋子一樣撲向了斷箭,嘴裡發出了慘烈的咆哮,“我要殺了你,殺了你……”
斷箭一把抓住他的衣襟,高舉半截斷琴,怒聲狂吼,“這是假的,是假的,斷紋是偽造的,這不是九霄環佩。”
“你毀了我寶琴,我要殺了你。”誇呂完全失去了理智,他拼命地掄起拳頭攻擊斷箭,竟然忘記拔出腰間的戰刀。
“你敢拿一臺假琴欺騙聖母。”斷箭毫不示弱,瞪著一雙血紅的眼珠子吼聲如雷,“你敢褻瀆神靈,我看你找死。”說著他掄起半截斷琴就砸向了誇呂的腦袋。
“鴻烈公,萬萬不可。”佗缽飛身衝上,死死抱住了斷箭的手臂,“這一下打下去,他腦袋就沒了。”
“砍了索虜,砍了他。”吐谷渾的幾個王公大臣拔出戰刀,呼嘯而上。
“野虜,找死。”李雄一躍而起,順手抄起地上的酒甕,飛步衝進戰團,劈頭蓋臉地砸了下去。宇文會、高熲、長孫晟緊隨其後,拔刀相助。
高長恭本想去拉架,順便再仔細看看那臺古琴,誰知形勢變化太快,他剛剛走了兩步,大帳中間已經打成一團了。高長恭有些遲疑,這時只見斛律雅璇象風一般捲了出去,手裡還倒拖著一把雪亮的橫刀。高長恭臉色大變,急忙高呼,“快,快上去……”他話還沒說完,斛律世雄抄起傢伙就上去了。高長恭氣苦,“你幹什麼?我叫你去把她拉回來。”
突厥人一看事情鬧大了,急忙也衝了上去。大帳內一片混亂。
帳外的突厥軍隊吹響了號角,戰馬往來飛馳,氣氛驟然大變。
=
=
=
=
=
註釋:
割耳剺面:
割耳剺法術有關。
《朝野僉載》卷3的記載或者可為旁證:“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祆神廟。每歲商胡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酹神之後,募一胡為祆主,看者施錢並與之。其祆主取一橫刀,利同霜雪,吹毛不過,以刀刺腹,刃出於背,仍亂擾腸肚流血。食頃,噴水呪之,平復如故。此蓋西域之幻法也。”
祆教下神的法事活動,到宋代又被稱為“七聖刀”或“七聖法”,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東京每年清明節的遊樂活動中,諸軍向皇帝上演的百戲中,就有此節目。
―――――引自雷聞《割耳剺面與刺心剖腹——從敦煌158窟北壁涅槃變王子舉哀圖說起》
=
《廣陵散》:
又名《廣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漢代已經出現。其內容向來說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絡起來。《聶政刺韓王》主要是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殺父之仇,刺死韓王,然後自殺的悲壯故事。關於此,蔡邕《琴操》記述得較為詳細。
=
九霄環佩:
中國傳世名琴,唐代製作。這張琴聲音溫勁松透,純粹完美,形制極渾厚古樸,自清末以來即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視為“鼎鼎唐物”和“仙品”。因為它在傳世唐琴中最為獨特,最為古老,聲音更是完美盡善,所以成為舉國知名的瑰寶。
=
阿柴虜的由來:
阿柴是吐谷渾歷代國王中其中影響很大的一位,他是吐谷渾國的第九代王。為了對付強大的西秦,阿柴主動與南朝的劉宋政權取得聯絡。由於各種原因,阿柴沒能親自“拜受”封職就去世了,但他所開創的聯宋抗秦、同時又結好周鄰諸國的策略為吐谷渾的強盛起了很好作用。南朝的劉宋從此也稱吐谷渾為“阿柴虜”。吐蕃人則直接稱吐谷渾人為“阿柴”,可見其影響是很大。
西北諸族一般稱吐谷渾為阿柴虜,或野虜。
=
有關西域種植棉花問題: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新疆吐魯番就已有棉花種植,學術界普遍認為敦煌也應有棉花種植。最新研究表明,棉花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