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智證王派遣了以夷斯夫將軍為首的探險隊駕駛航船開赴于山國,爾後該島處於新羅所屬國“于山國”的管轄之下,朝鮮漁民也曾駕舟至此島。在古代,獨島曾被稱為三峰島,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因島上岩石形狀像海獅,故又被稱作“海獅島”。朝鮮王朝成宗皇帝時 ( 1471~1481 ),獨島被稱為于山島,屬於鬱陵島群管轄。1667年日本在《 隱州視廳合記 》 中也承認獨島是韓國的領土,1896年日本外務省編輯的《 朝鮮國交始末內深書 》 中明確標明獨島是朝鮮所屬領土。1900年朝鮮末代國君高宗頒佈第41號法令,宣佈鬱陵島等歸江原道三陟縣管轄。當時三陟縣將獨島命名為“石島”,後來又改名為“獨島”。

而日本則聲稱是他們發現了“竹島”。日本人最早什麼時候開始認識獨島(竹島)已經不可考證,日本有關文書的記載最早是在1618年,當時江戶幕府漁民大谷甚吉在海上作業時,不幸遭遇暴風雨,被迫漂泊至無人島——鬱陵島。他以為發現了一個新島嶼,回國後,於1616年與同鄉村川向當時江戶幕府提出航渡被稱為“松島”的鬱陵島權利的許可請求。爾後,大谷和村川兩家先後至鬱陵島獵捕海驢、捕撈鮑魚,當時無人居住的獨島成為日本漁船的暫時性停泊地,被漁民稱為“竹島”,這樣持續了七八十年。

到1692年,村川的後代去鬱陵島捕撈,與朝鮮漁民相遇,由此便引發了雙方對該島歸屬的外交糾紛。後來由於朝鮮對日本漁船進入朝鮮海域表示抗議,幕府命令本國漁船收縮活動範圍,從鬱陵島撤出,但還是在“竹島”出沒。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走上軍事擴張道路,1883年日本強迫朝鮮開放鬱陵島,並把獨島作為中轉港。1905年,日本政府正式把獨島當做自己領土,命名為“竹島”,劃歸島根縣管理。1905年2月22日,島根縣曾以一張縣告示把“竹島” ( 獨島 ) 編入所轄領土,如今島根縣正是藉著該公告發布100年的機會制定了“竹島日”。

島根縣議會表決時,不少韓國抗議者舉行示威抗議。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抗議者焚燒了一面日本國旗,並點燃了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的畫像。一名抗議者跳入火中,看起來想要自焚,所幸被警察及時制止。抗議者高呼反日口號並號召民眾抵制日貨。

。。

絲絨手套包著的鐵拳(3)

得知島根縣議會透過條例後,身為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的潘基文當即表示:“我們明確宣告,島根縣這種令人遺憾的舉動不會對獨島地位有任何影響。無論從歷史還是從地理上,獨島都是韓國固有領土。”

他還表示,對日本任何破壞韓國對獨島擁有主權的行為,韓國都將予以“堅決回應”。潘基文說,韓國將採取對策“繼續鞏固對獨島的有效控制”。

“竹島日”問題出現後,潘基文宣佈推遲原定本月對日本的訪問,稱領土問題比韓日關係重要得多。

在事關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溫文爾雅的潘基文顯示了他韓國男子漢的血性和剛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初,日本文部科學省公佈了明年使用的中學教科書審定結果,認定由右翼組織“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主編、扶桑社發行的“歷史”和“公民”教科書合格。

長期批判過去的歷史教科書是“自虐”的日本“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2000年送審自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並獲得透過。對於他們2005年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日本文部科學省認為,書中在近現代史中的很多觀點是片面的,過於武斷和絕對化,必須進行糾正。

但是,這本教科書雖然經過了120多處修改,但其否認歷史史實、美化侵略的基調並沒有得到改變。其中,“公民”教科書中在註明“竹島(韓國稱獨島),是我國固有領土”的基礎上,將其修改為“韓國非法佔據”。

此事又一次激起韓國民眾的抗議聲浪。他們在日本駐韓使館前示威,抗議日本聲稱對獨島擁有主權、修改歷史教科書美化日本侵略史。甚至有一名韓國退伍老兵欲在日本使館前自殺抗議。

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也拍案而起。他就日本文部科學省公佈的歪曲歷史的教科書審定結果表示,如果日本不糾正其歪曲歷史的行為,不正視現實,韓國將很難為東北亞的未來與其進行合作。

在參加亞洲合作對話(ACD)第四次外長會議之前,潘基文在仁川國際機場向記者表示:“我能夠看到日本為客觀記述部分歷史事實而努力的跡象,但總體上教科書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