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8部分

有一些書法作者,一次投了兩幅書法,似乎想要碰碰運氣,關於這次書法大賽的投稿數量也是有著限制,最多隻能投兩幅書法,而這兩幅書法必須是不同的書體,否則的話,同樣的書體,評審人員只會對其中一幅書法打分。

無論是書法家或是書法愛好者,都必須對自己的書法,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書體進行投稿,投兩幅書法的人,要麼對自己的兩種書體都有自信,要麼就是真的想碰碰運氣,畢竟兩幅比一幅機率大。

除了一些正常的書體之外,還有一些投稿的作者,像小島國書道一樣,換了一種方法寫書法,就在稿件中,宣稱自己創造了一種書體,實在是讓評審人員有些好笑。

此時此刻,隨著報名的進行,全國各個省份的評審人員,都開始忙碌了起來,投入到了對書法的初審之中。

在評審之中,他們也是發現了一些優秀的書法,這些書法觀看起來,讓人賞心悅目,而類似於一些鬼畫符的書法,也是不斷的出現,讓人搖頭一笑。

這一次由陳逸所舉辦的書法大賽,根本不會出現其他一些展覽上,那些官員的鬼畫符作品,仗著自己拿著毛筆,會胡亂畫幾筆,就加入了當地的書法協會,這隻會汙辱書法。

在其中,他們也是看到了學自陳逸的行法,只不過很多都是慘不忍睹,沒有練好其他的書法作為基礎,就直接開始寫起陳逸這經過其他書體融合創造而來的行書,實在是好高騖遠。

當然,也有少部分臨摹的有一定水平的書法出現,可以看出,這些人在書法上,有著一定的基礎。

只不過在許多評審人員看來,這些人不過是想要溜鬚拍馬,藉助於學習陳逸這個名頭,想要為自己書法的透過,加一些分罷了。

因為陳逸的行體,在去年才公佈完美的形態,一年的時間,又能夠學到什麼程度,與其用這樣的想歪門邪道,倒不如寫出自己最拿手的一種書體。

對於陳逸的行體,評審人員的評審則是更加嚴格,如果讓一些明顯水平不如其他書法的作品進入入展作品的行列,那樣只會讓民眾對這次書法大賽的公正,產生質疑。

到了下午六點鐘,第一天的書法報名,到此結束,而各大快遞公司,也是停止收件,凡是參加這次書法大賽的稿件,都被各大快遞公司進行了專門統計和包裝,以便於優先運送。

七點鐘,王羲之杯書法大賽委員會,向媒體公佈了今天報名的狀況,全國範圍內,現場報名的人數,達到了二十萬人,這還是現場報名接待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所出現的人數。

有很多人在看到現場排隊的情況下,都選擇了以快遞的方式,寄送稿件。

其中天京,天海,嶺州,浩陽,蘇京等一些發達城市或歷史名城的報名人數位居前列。

而委員會綜合了全國快遞網路傳來的資訊,在今天內,華夏範圍內,透過快遞方式,向書法大賽各賽區報名地點寄送稿件的人數,達到了五十萬人。

全國寄送稿件的人數,由因此達到了七十萬人,讓整個華夏包括世界,再次震撼。

一個書法大賽,當天的報名人數,卻是達到了七十萬人,這是什麼概念,這簡直是超越了世界任何的大賽。

很多分析師,也是分析了今天報名人數如此之多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這次書法大賽,是華夏書法復甦後的第一次全國型別的大賽,而且還是由陳逸這位書法大師主辦的,獲獎之後的獎勵,更是讓任何人為之心動。

再加上這是第一天的報名,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參加,接下來的報名數量,就會減少很多,不過可以猜測,大部分人都是娛樂報名而已,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這次王羲之杯書法大賽的支援。

透過這第一天的報名人數,就可以知道這一次書法大賽的影響力,是前所未有的。

由於快遞稿件只能統法數量,而無法統計具體的書體,所以大賽委會員只公佈了現場報名的書法種類,以今草數量最多,行書和楷書次之,而章草的稿件數量,與其他三種書體無法相比。

透過這一次大賽,不僅僅可以從中挑選出一些書法人才,更能夠知道現在各種書體的發展,以及分佈範圍。

草書的書寫,比起其他書體來,規矩較少,而且容易上手,所以書寫的人數很多,但是想要寫好草書,卻不是那麼的容易了。

這個資料十分的直觀,也是陳逸和書法家協會在舉辦這次大賽所考慮的內容,章草是今草的基礎,歷來草書寫得好的書法名家,都練習過章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