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有了第一期節目打底5,協會對於接下來的拍攝有了更多的信心!(想知道《極品地主》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Qidianzhongwen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PS: PS:3月份的最後一天,向鄉親們求月票!

【590章】 杜鵑花海(求訂閱!)

距離下一次拍攝還有一個星期,大家都要等到清明假期之後才開始恢復工作狀態,因此蕭風倒也是迴歸了平日悠閒的生活。

老媽還在上班,徐媽媽這些天都過來幫忙照顧鈺兒寶寶,對此她和徐向南都沒有什麼意見,畢竟總不能讓不到五十歲的薛麗華和蕭晉陽提前退休回家帶孩子吧?

更何況,蕭家大姐、二姐幾個幾乎每天都過來幫著帶孩子,徐媽媽即便有意見,也不知道對誰發牢騷。至於蕭風,徐媽媽可是看得比自家女兒還要親呢,正應了那句話‘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滿意!’。

八個月的鈺兒比別的小孩子長得快,小胳膊小腿的可有力氣了,爬得跟小老鼠似的,稍不留神就逮不住了。有時候徐夢瑤去上班,徐向南老兩口圍著小傢伙團團轉,累得夠嗆,不過心裡卻是說不出的開心。

當初徐鳴璋、徐夢琪有孩子的時候,老兩口還在工作崗位上,帶孩子的機會並不多,等到退休,孩子都已經七八歲,十來歲了,根本就不願意搭理老人。現在可好了,看著小傢伙從巴掌大到現在開始滿地亂爬,兩位老人心裡頭就和喝了蜂蜜一樣甜!

這回蕭風帶妮妮拍攝節目回來,徐媽媽索性就不讓蕭風下廚房幹活了,說是讓他好好休息,等著下次錄影。惹得徐夢瑤在私底下抱怨,問蕭風到底就是親生的?

有了老人的懿旨,蕭風樂得輕鬆,每天送妮妮到幼兒園上學之後,端著相機就開始滿山亂轉了,美其名曰為景區拍攝宣傳照片。

其實,現在用不著蕭風出手拍攝舷窗照片,活躍在銀杏村的數十名攝影家以及無數攝影愛好者,每一天都會往網路上傳大量的照片,看得人們眼花繚亂。再則,薛滬生這位攝影大師可是長期坐鎮銀杏村。並且擔任了‘鏡湖景區’的義務攝影師,負責官網圖片的更新工作呢。

若不是因為有蕭風的關係,別的景區要想讓薛滬生出手拍攝照片,一年不掏個百八十萬的。想都別想!

…… ……

進入四月份之後,銀杏村內外的梨花、李花和櫻花逐漸凋零,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鏡湖花海就此消失,因為另外一種銀杏特色花卉——高山杜鵑已經開始在綻放了。

在過去,高山杜鵑就是銀杏村附近最常見的花卉。只不過它們生長的區域顯得稍微凌亂,東一簇、西一叢,無法形成更好的景觀。那時候的村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瞭解決溫飽、奔向小康的努力上,談不上所謂的精神追求。

隨著‘鏡湖景區’的開發,村民們自然希望村子旁邊的花海能夠更加美麗,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不過,讓村民們進山打獵、開荒種田、下湖打漁倒是沒有問題,讓他們改造花海,就顯得有些勉為其難了。

其實,在‘鏡湖景區’對外開放的第一年。景區內的高山杜鵑仍舊呈現最自然的生長、分佈狀態,雖然這樣顯得真實,卻缺少了一定的美感。

隨著翟青松正式接管‘鏡湖植物研究所’,在蕭風充足資金的支援下,翟青松帶著研究所的員工,開始了對鏡湖景區範圍內所有珍稀植物的管理和培育工作,其中高山杜鵑花海成為了他工作的重點之一。

高山杜鵑,作為滇西北常見的植物,在滇西北的高寒地區隨處可見,其中以蒼山山麓的高山杜鵑花海最為出名。畢竟點蒼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經常駐足之地,並且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其實,在碧羅雪山海拔兩千八百米以上的區域,針葉林逐漸消失之後。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種高山杜鵑組成的灌木叢林。

一般來說,高寒地區的高山杜鵑都是自然繁殖的結果,它們藉助風力、雨水、動物以及其他各種方式實現了繁衍生息,不斷擴大種群。在為大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幾乎大部分適合高山杜鵑生長的區域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這種分佈就顯得雜亂無章。不成體系。

在翟青松的帶領下,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和村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調查、統計了鏡湖景區之內高山杜鵑的種類、數量和分佈情況,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序地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