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進入四月份之後,‘銀杏基金會’向全國範圍內的10萬貧困家庭發放‘鏡湖奶粉’的行動正式拉開帷幕,這也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
雖說10萬家庭對於數以億計的華夏家庭來說,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銀杏基金會’是第一個對貧困家庭嬰幼兒展開關懷的私人基金會。相比於其他的慈善行動,‘鏡湖奶粉行動’所覆蓋的人群更廣,持續的時間更長,所需要耗費的精力也更多。
以一個嬰兒為例,從斷奶之後到4歲之前,每個月至少要消耗三罐奶粉,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負擔並不小。尤其是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要保證充足的優質奶粉供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銀杏基金會’的奶粉行動既要篩選出需要幫助的家庭,又要持續不斷地對這些家庭進行跟蹤幫扶,其難度可想而知。
還好,因為華女士的威望和地位,‘奶粉行動’得到了全國各大媒體、各地婦聯、團委等等單位的大力支援,節省了‘銀杏基金會’的許多工作量。
尤其是媒體的介入、公示,使得‘奶粉行動’的公平性得到了保證,‘銀杏基金會’公示榜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冒領的現象。
雖然不可能杜絕一些不良現象,但是蕭風還是想盡了各種辦法,讓‘奶粉行動’乃至‘銀杏基金會’的援助行動更加公平合理,公正公開!
從目前來看,一切都挺順利的!
…… ……
在2011年的第一個季度,銀杏村總計接待了30萬遊客,這對於一個剛剛開放兩年的景區來說,無疑是一個令人驚歎的數字。
有許多景區開放幾十年,一年接待的遊客數量還不到這個數目呢,這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鏡湖景區’對遊客的巨大吸引力。
隨著天氣的轉暖,每天抵達‘鏡湖景區’的遊客數量也在不斷攀升,四月份平均每週接待的遊客數量達到了驚人的4萬人!
按照這種趨勢。‘鏡湖景區’在2011年邁入‘百萬俱樂部’的行列已成定局!
面對如此喜人的局勢,‘鏡湖公司’的員工以及銀杏村的村民們都是熱情高漲,每個人都努力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為遊客們服務。
由於蕭風的大氣。銀杏村的村民能夠從大量湧入的遊客身上分到一杯羹,這使得村民們也把自己當成了景區的一份子。相比於不少景區把經營權出售給一些不良開發商之後當地居民生活窘迫的情況,銀杏村算是搭上了‘鏡湖景區’快速發展的便車,享受其中的發展紅利。
如今,銀杏村總計200個家庭中。開起了80多家客棧,另外包括飯館、小超市、茶館等等店鋪絕大部分也都是村民在經營。即便是沒有開店的村民,主要勞動力也是為蕭家農場、鏡湖牧場、鏡湖公司等企業工作,較高的薪酬待遇,也是讓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
心情愉快之下,村民和員工們對遊客的態度自然是極好的,這也是連續兩年來‘鏡湖景區’被遊客投訴的比例遠遠低於其他的4A級景區。
當然了,鏡湖公司和銀杏村村委會並不僅僅是依靠高福利來激勵員工們,而是賞罰分明的嚴格制度。
在‘鏡湖公司’,員工若是被遊客投訴。經查實之後將會有一系列的細分的懲罰措施,包括扣獎金、延長升職考察期限、降低住房、配車標準等等。在如今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能夠找到‘鏡湖公司’這樣一家薪水高、福利待遇好的企業,是很多員工最開心的事情,大家都是格外珍惜這份工作。
因此,在嚴格的制度之下,員工們自然收起了敷衍、傲慢的心理,全心全意地為遊客服務,自然也就不會有遊客投訴了。
當然了,若是有遊客惡意投訴。‘鏡湖公司’也不會像其他景區一樣捂蓋子,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堅決地站到了員工這一邊!
這樣一來,員工們對公司的歸屬感就更強了。畢竟為員工著想的企業,總是值得擁戴的。
根據‘鏡湖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資料顯示,自從公司成立以來,公司主被動離職的員工寥寥無幾,足以證明公司的優越之處。
‘鏡湖公司’可以利用各種規章制度對員工們進行約束,銀杏村村委會就沒有辦法照葫蘆畫瓢了。畢竟村民們並不是村委會的員工。
不過,銀杏村村委會在蕭風的幫助下,依舊指定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村民宰客的現象。
蕭風清楚,許多景區之所以從興盛狀態迅速淪落到無人問津的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