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物,眾人都是衣冠楚楚,品嚐著美酒佳餚,談笑風生,可我的心卻揪得緊緊的。在其他一些議程完成後,終於,阿哈羅尼教授走上了講臺。 他先要介紹這次博士論文獎進行的情況,然後才會宣佈評比結果。我壓抑著焦慮的心情,耐心地聽著他的介紹,他簡單地向大會通報了這一博士論文競賽的評選過程,三名入圍者的名字及他們論文的題目。這時,他故弄玄虛地停頓住了,我屏息靜氣地等待著。 終於,他讀出了得獎人的名字,他正確無誤地念出我名字的漢語拼音——Xianfang Liu。 那一時刻,我感到突然,覺得難以置信,儘管在這之前,我在內心中已做了無數次評比,與其他兩個入圍者的論文相比較,都覺得自己應該是最後的獲勝者。

在熱烈掌聲中,我走上了主席臺。阿哈羅尼教授向我贈送了一面鍍金的獎牌和作為獎金的支票,我們又一起照了相,最後該由我作答謝辭了。我站在講臺後,環視著下面的觀眾,他們中有學術界的泰斗,有我的老師;有我的同事,也有崔教授…… 在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淚湧如泉,我已完全無法控制自己了。那時我覺得,就為這僅僅一瞬間的感覺,這麼多年的痛苦付出就已是完全值得了。 博士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重要的結果是博士論文,所以一個博士的論文是衡量其學術質量的最重要標誌。今天,在經過多年努力後,我的研究結果能為我所在學術領域的最高權威機構所承認——這是一個終身的榮譽。

這一獎項對於我,更是至關重要。因為我的自信心,在崔教授摧殘下,幾乎已蕩然無存了。可在那一刻,這些學術權威對我研究成果的肯定,不僅是承認我的努力和能力,也是對我的公正鑑定,使我重新確立起了自信——從此我不會經常地自責,也不必把自己的挫折歸咎於無才無能。這一榮譽使我找到了自我,也增加了我繼續努力的勇氣和信心。 至今我是獲得過此殊榮的兩個華人之一,卻是唯一的中國學者。在會議結束後,上來祝賀的眾人中,有位來自香港的周教授,她握手祝賀時說:“你為我們中國人贏得了榮譽。” ——至於崔教授,除了從機場去酒店路上的那一次,我就再沒有遇上,因為那個會議規模太大了。但我在那裡結識了他學校的另一個教授,在離開前又巧遇上她。她提起了崔教授,說那次宴會後,崔教授就到處告訴別人,我是他的學生……

txt小說上傳分享

似是而非的唯意志論

受挫後仍不氣綏,仍然堅持一次次去努力,那是以一百次努力去撞那百分之一的機會,最後才如願以償了。所以,我能夠實現,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放棄。 無獨有偶,今天社會上流行著一種唯意志論的思潮。那些成功學和潛能大師們,在推廣他們理論時,極其強調“暗示”、“潛意識”的力量,“自信的奇蹟”等,其本質表現為這樣的奇蹟創造模式:“意識→實現”。

他們說,只要有強烈的意願,堅定的信念,去思念,去想象,去充分運用意念,發揮潛意識的力量,奇蹟就會出現,願望就可以達到。按此說法,你若想發財,就要夢寐以求,每天化一定時間去考慮,想自己怎麼有錢,怎麼去過有錢人的生活,等等,結果暗示起了作用,你就能心想事成,如願以償了(我有盒勵志類的英語錄音帶,就是這麼說的)。 這種說法在邏輯上很荒謬,難於為我們理性所接受,但卻很有市場,因為它似乎印證了我們人生的體驗。我以自己為例,就是以強烈的意念,“使”客觀環境發生變化,實現了那很難達到的目標:領導生產隊工作、上大學,讀博士,以及後面會提到的很多經歷…… 我也想到,一切都是命中註定。我命不好,運氣不佳,所以才人生多坎坷,多磨難,做事極少一帆風順。可是,我又覺得上帝待我也不薄,在那最緊要關頭,似乎就有那神秘之手,拉了我一把,使我絕處逢生。我認為,這大概就是天數。

後來,我與一些奮鬥過來的人們探討時,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有那種最後“險勝”的感覺——原來這是人之常情啊!正是因為眾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也就有了“意念大師”的高超理論。 現在,我以悟得道了。且願把自己的感悟談出來,以使大家不再為那種時髦理論所誤導。 首先,從我的經歷來看,之所以不順,不斷受挫,不是運氣不好,而是因為好高騖遠,目標太高了,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和客觀境況的許可。所以,儘管我竭盡全力,卻在從事著一種失敗可能很大的嘗試。但我受挫後仍不氣綏,仍然堅持一次次去努力,那是以一百次努力去撞那百分之一的機會,最後才如願以償了。所以,我能夠實現,歸根結底,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