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58部分

太子李珀心裡著實揪了揪,不過他早有準備,此時小心斟酌道:“學生準備派人質問回鶻,待其回信,再做道理,老師認為這麼做可還妥當?”

“殿下是不是不打算讓來使回去回鶻了?”

太子李珀承受著另一番衝擊,強忍著才沒變了臉色,沉吟良久才道:“老師言重了,只要回鶻人知曉進退,誠心改過,學生怎會胡亂生事?”

(再求點月票哈,阿草努力中……)(未完待續……)

第十四捲風雲激盪幾時休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夜話

“此等人,不知進退,不曉輕重,以國事為戲,不知我上國之威,放他回去,諸國還道我大秦可欺,損我大秦威名,若有後來人仿效之,我大秦就真拿這些使節沒辦法不成?殿下以為呢?”

聽著這一連串似是而非的道理,還有那針扎一般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太子李珀從頭到腳一陣酥麻。

壞了……這麼較真下去,吃虧的妥妥是鴻臚寺。

平日也就罷了,這會兒讓鴻臚寺怎麼說?

而且,隱隱被抓住了把柄,晉國公府的勢也借不上,現在太子李珀心裡只兩個字,麻煩……

太子李珀深深吸了一口氣,大道理誰都懂,看怎麼說而已,他之所以如此緊張,說到底,還是因為心虛的緣故。

“老師,朝廷正欲用兵中原……此時若節外生枝,怕是不好說話啊。”

趙石不以為意的笑笑,“殿下身為太子,一言一行,皆關乎社稷,今即有事,又事出有因,到得這個地步,卻又畏首畏尾,逡巡不決,殿下自己想想,將來可有信心主持大政,千秋社稷,繫於一身?”

這話可就重了……

太子李珀心中不由悚然,要說他這個太子,如今做的還算安穩。

但大秦自立國以來,奪位之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也從沒有那位先皇是安安穩穩登上皇位的。

現在安穩,不代表將來安穩。

而且,之所以現在還安安靜靜。不過是因為成武皇帝陛下的兒子們。大多都還沒有長成罷了。

而現在。成武皇帝春秋鼎盛,等個十年二十年,到時候皇位承繼之事,不定怎麼著呢。

值得慶幸的是,他佔了先機,不幸之處是,眾人矚目的太子,往往不得皇帝喜歡。這個規律在大秦歷代皇位更迭中,都能看出一二。

而在大事未定之前,太子們大多都一個德性,謹言慎行,既不能表現的太過優秀,也不能顯的太平庸。

不上不下,分外的難受。

這就是一朝太子的處境,自古以來,沒幾個是例外的……

所以,足以影響皇位繼承的權臣一旦表示出不滿。對於太子而言,都不會視若無睹。即便心中憤懣,多數時候,也不得不委曲求全。

更何況,太子李珀這氣受的,也不冤枉,而趙石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也確實讓太子李珀不寒而慄。

太子李珀心中哀嘆,真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沉吟良久,太子李珀抬起頭,道:“回鶻使節,不識我上國禮儀,妄自尊大,冒犯我上國威嚴,不若斬之,傳示諸國,以威其心。”

這明顯是被逼無奈,豁出去了要給晉國公府一個交代。

趙石微微頷首,“我聽不少人都說,應以仁德示天下,方能得天下人敬服,像這樣殺戮來使之舉,定免不了苛酷之名啊……”

太子李珀嘴角抽動,很想問一句,您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戲耍於我不成?

但這些年,他對晉國公趙石的為人處世,可沒少做了瞭解。

此時此刻,也就派上了用場,略微錯愕一下,便道:“畏威而懷德,諸如此類,每次來使,李大人等,都會跟學生說上幾句……”

“所以學生以為,恩威並施,方為中外交通之理,以威凌其志,以德收其心,諸國可平矣。”

這個時候,趙石也不太好繼續借題發揮下去了。

太子李珀從頭到尾的伏低做小,現在更是拿出了師生問對的架勢,可謂是給足了晉國公府顏面。

這個場面只要傳出去,沒人會說太子的不是,肯定要怪晉國公趙石威福自用,有篡越之嫌……

而太子李珀說的話,也確實很合趙石心意。

這麼一來,趙石端起茶碗,飲了一口,淡淡道:“殿下見事極明,實乃社稷之福,臣無話可說,此事嘛,臣自會向陛下稟明原委,不讓殿下難做……”

太子李珀不敢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