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7部分

杜橙卿領*重營,自北渡以來,已然屢立戰功,成為猛虎武勝軍的重中之重,這個不必贅言,而經此一戰,*重營損傷雖重,投炮也十去其七打,但決戰那等生死關頭,他卻還能牢牢握住輻重營,駐守於大軍之後,未曾有半點退卻,也是膽氣俱佳之人物,之後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大將軍麾下年輕人中最得用的人物之一。

除開這幾位,諸如興元張鈺,秦州陸相,延州萬春年,京兆程書奇等,也皆在此戰中嶄lu頭角。

可以說,經過此戰,秦軍損傷雖重,卻也使得許多年輕人脫穎而出,新軍成了老兵精銳,以往的精銳,也皆成了以後軍中棟粱,尤其是河中新軍,連番大戰,河中子弟拋頭顱灑熱血,展現出了不輸於秦川男兒的彪悍以及鬥志,假以時日,可以想見的,河中勁旅才是秦軍征戰北地的最可靠的保證

大秦咸寧七年十月初,榆次秦軍後撤,放棄平遙,祁縣,文水等地,匯合杜山虎部,一路退回了汾州,金人太原的殘兵敗將們聽得這個訊息,可謂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其實也是被秦軍殺的怕了,這才有些杞人憂天,試想一下,只現如今的天氣,秦軍又在大戰過後,傷亡慘重之下,怎能率兵來攻太原?秦人退兵,實是情理中事,只是大敗之下,心膽皆喪,這才生出了恐慌之情,連常理都不顧了的,可見,這一戰給予太原守軍的印象是如何的深刻了即便是如今坐鎮於太原的獨吉思忠,都是心驚膽戰,待得聽聞秦軍退兵而去的訊息之後,不免驚喜之情外lu,就遑論其他人了。

不說太原情形如何淒涼,回到汾州的秦軍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無論馬茸上,還是那許多的駱車之上,出了糧草插重外,盡是戰死將士的屍首,趁著天氣嚴寒,這些陣亡將士的屍首是要運回解州,甚或是運回秦地的。

這些不算,還有為數眾多的傷病拖累,所以,這不到百里的退兵之路顯得分外的漫長,但不退也是不成,對於傷亡慘重的秦軍來說,榆次無疑已成險地,一旦等到來年開春,誰知道金國會不會再派兵馬到太原?

而對於現在的秦軍來說,援兵不必多,只大同精銳數萬,也就足夠了,所以不能不退,這一戰,實是傷了秦軍元氣,軍中士氣雖然還成,卻也再禁不起損傷,趙石明白這個道理,遂也不顧傷病眾多,下令撤兵。

一路跋涉,回到汾州,大軍上下根本沒有戰勝強敵,斬獲眾多的喜悅,充斥于軍中的,皆是痛失同袍,故友,同窗的悲傷及淒涼。

陣亡將士的屍體,很快便被護送南下,沒有人有任何怨言,只在心中祝願,這些戰死同袍的英靈能夠hun歸鄉里,而回到汾州不久,大將軍趙石便下令舉行了一場祭祀大禮,以祭奠陣亡於太原的秦軍將士。

這一舉動有些違制,卻也正常不過,往往經過失戰,軍中都會行此大禮,提振軍中士氣,以及安撫了心。

效果其實還算不錯,衣食飽暖,又算是了了一樁心事的秦軍將士終於拋開了那令人壓抑的悲傷之情,略略恢復了正常,笑容開始在許多人臉上展現,軍中氣氛也漸漸活躍了起來。

但趙石這次所要面臨的,卻是比這一場戰事還要艱難幾分的局面,面對外敵時的武勇在這種風

o動dàng中,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用處,而來自內部的霜刀雪劍,也遠比戰陣上的明刀明槍更讓人難以應付

而這一次軍事上的冒險之舉,也為那些在暗處時刻注視著他的人們提供了足夠的藉口,在回軍途中,趙石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他還是不曾料到,這次掀起的風浪是如此之大”險些讓他在這次風

o中,遭了滅頂之災

當然,這其中充滿了機緣巧合,但yin謀的味道是如此的濃重,在經過長安皇宮內那驚心動魄的一晚之後,時光匆匆過去十餘載,他卻再一次的在不知不覺間,捲入了新一輪的帝位之爭當中。

而這一次,與十餘年前不同的是,風

o所及,他卻成了首當其衝的那一個,幾乎是瞬間,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風浪是如此的劇烈,幾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甚至於那些推

o助瀾之人,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種種舉動,最終造成的結果竟然是這般的盛大而又慘烈……

(第九卷完。)

(新一卷就要開始了,也標誌著戰事上暫時落下了帷幕,接下來大家應該已經猜到了,都是朝堂上的權謀算計,阿草會盡力寫好,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戰事完結,就將阿草丟在一邊,繼續支援阿草

卷尾的話說完了,之後就是吐槽,阿草追看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