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3部分

回稟,張大將軍還是拍了桌子,有些怒不可遏,但此時此刻,張大將軍這裡也有些焦頭爛額,洛陽乃天下三都之一,雖非絕險,但也城高池深,又有後周大將孟珙一心死守,便以秦軍之鋒銳,也屢挫於洛陽城下,強攻一月有餘,卻只落得損兵折將,卻未能登上洛陽城頭半步。

加之時日拖延,後周也終於緩過了一口氣,四方援軍源源不斷而來,更為麻煩的是,河洛百姓敵意之濃,實非當初可以預料,只這數月之間,便是秦軍所過之處,軍紀森嚴,可稱得上是秋毫無犯,但河洛百姓,卻並不領情,揭竿而起共抗暴秦者,比比皆是,道路溝壑,曠野草莽,暴民四起,後周享國百餘年,在這一刻,終於顯示出了民心向背。

雖說秦軍將士皆身經百戰,些許亂民無傷大雅,禁不得秦軍一擊,但只要一天攻不下洛陽,秦軍便有無法立足之憂,後方糧道,也屢屢受襲,讓秦軍不堪其擾。

如再過些時日,後周各路援軍畢集,則河洛戰事必然向不利於秦軍的方向而去,這樣的情勢,張培賢其實到是早有預見,朝廷方略也說的明白,如洛陽不能輕下,便與後周在河洛之間糾纏,虛耗其國力,待得來日,再與之爭雄中原。

其實按照這個說法,換句話來說,能陷了洛陽最好,如若不能,只要攻到洛陽城下,讓後周疲於奔命,也算有功,而若能逼得後周簽了城下之盟,就更好了,可以說,這個戰略目的定的非常恰當,且還很輕鬆,也可見大秦朝堂眾臣可是下了一番苦功,並無半點妄自尊大之心,非常的明智。

但話說回來了,身為大軍主帥,領兵出征,有大功在前,而不取之,別說麾下將領們不會同意,便是張培賢自己這一關,他也說不過去不是?

所以說,現在張大將軍的心思,九分皆在河洛戰局,只剩一分才在其他地方,哪裡還顧得上遠在千里之外膽大妄為的趙石?計算顧得上,也鞭長莫及不是。

此時大怒之下,除了大罵趙石添亂之外,甚至連句重話也不能說出口,不然一旦難聽話傳出去,可就不知會傳成什麼樣子了,惱火外加鬱悶,張大將軍卻是想起了觀軍容使段德,立即命人將段德招了來,兩人深談一番,才由段德執筆,寫下一封奏報,連著之前趙石送來的戰報,令人快馬傳回京師長安,將皮球踢給了朝廷。

實際上,這個事惡人是由段德作了,反正人家也是觀軍容使,乾的就是這個嘛,說到底,趙石那裡他還是不想得罪過甚,卻又不能不聞不問,過於軟弱,讓人以為他張大將軍可欺,所以用上一點手段,卻也無可厚非,而窺一班而知全貌,如此這般,身為大軍主帥,軍令不行不說,還假手於人,到底是少了幾分霸氣,到正合其平日為人。

不過趙石到是料的一點也不差,張大將軍這裡確實無關緊要,只朝廷的意思才要緊的多,其實算起來,這次出征,他還算幸運,王佩,折匯皆與他不合,段德更是李承乾親信之人,張培賢也與他沒有半點的交情,可以說,軍中幾個重將都和他疏遠的厲害,若非開始時便引軍到河中,還留在大軍主力這邊的話,別說張培賢這裡忌憚之下,會覺著如鯁在喉,便是他自己,麻煩也不會少了,所以說啊,這世間之事,還真的難說的很呢。

所以,東出大軍在幾位主將的勾心鬥角之間,也就成了另一番局面,張培賢率大軍主力圍洛陽,於後周各路兵馬鏖戰糾纏,折匯欲建功陣前,但卻不得不穩守潼關,眼瞅著前面廝殺的熱火朝天,在朝廷旨意未改之前,他卻動也不能動上一下。

而趙石率兵北進河中,卻好似脫韁之野馬一般,再也不受大軍鉗制,俗話說的好,力聚則強,力分則弱,但那只是一般來說,實際上卻並非如此,遍數當世,大秦兵家實已甲於天下,精兵強將,頭一次分兵四出,竟是壓的兩個對峙百年的強鄰喘不過氣來,而這一次,大秦才算真正的向世人展示了自己雄霸天下的姿態……

回到河中,趙石率兵北進,軍情如火,大軍一旦開拔,滾滾向前,便也再沒有退後的道理,四萬餘幾乎武裝到牙齒的秦人大軍,以張嗣忠,木華黎,王勝保等前驅,杜山虎,張鋒聚為左右,趙石自領中軍,如同滾滾洪流般,漫過山野草澤,鋪天蓋地的向著臨汾方向而來。

不提留守的南十八,孫文通等如何動作,只說北進大軍,不數日間,便已到了曲沃,於曲沃紮營,修整一天,大軍營帳連綿,幾乎將曲沃縣城圍的水洩不通。

當晚,中軍大帳。

“報,木將軍已率兵到臨汾城下,截獲金人求援信使四人,木將軍說,金人守將已經嚇破了膽,大軍定可一戰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