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5部分

,金國征戰多年,於外事之上,主戰之聲一直是朝堂上下的主流,和議少有人提起,即便是當年三十萬大軍西征,一敗塗地,也不曾有人提議與西夏議和”反是朝堂上下,一片的欲與西夏人死戰的聲音,由此可見,秦人之勇武好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秦的國策。

這般下來,遠交近攻之類的連橫之策也就少有用武之地,所以,在處置外事上,便也顯得僵硬了許多,或者也可以說”顯得過於老實了。

再有,自平蜀之戰後,大秦確也疲敝非常,正需休養生息,國策由外轉內也就在情理之間了,自然不欲在邊事上再起紛爭,可以說,和後周定盟也是無奈之舉”這般說來,在許多關節處忍讓一些也就沒什麼稀奇的了。

不過話說回來,事實上,大秦得了苘地之後,國力倍增,而朝堂之上,隨著像楊感,折木清這樣的棟粱之臣漸漸褪色”老去,一個個接任者卻漸漸嶄露頭角。

像晉同門下平章事李圃便是其中佼佼者,李圃其人,世家,素不以文章見長”性端方,多沉穩,處事練達,政風開化,為政其間,多有沿草”乃大秦霸業中奠基式的人物。

別說在景興五年這一年,年輕的大秦得勝伯,明威將軍”羽林中郎將趙石趙柱國創立國武監,開始了漫長的軍事鼎草之旅……

可以這麼說”秦地之興盛,其始,既非汾水河畔,一戰勝金兵十萬,夾非揮兵南向,平滅後蜀,而是真正開始於景興五年,這看似平靜的一年。

當然,此乃後話,這裡提上幾句,不須詳述,而景興五年還有兩件事隱約為人所記,不是旁的,卻是兩樁婚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