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尉遲義所表現出來的正是當世傑出軍事家的風度,他十分鎮定地收攏了朱文亭的敗兵,並且就在高亮河邊以十萬步兵對陣契丹人的二十萬鐵騎,在這種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似乎只有死路一條。
尉遲義的十萬步兵中,有五萬是他帶來的人,還有五萬是朱文亭所剩下來的敗兵。
而契丹人的二十萬鐵騎,正是從中京過來增援的部隊,原本在高亮河邊與朱文亭對峙的契丹兵也只剩下了五萬人,被緊急派往了燕京城,因為此時的燕京城中的守軍也所剩無幾了。
對於契丹人來說,他們想要在高亮河邊擊潰尉遲義所帶的楚軍主力之後,再去進攻圍困燕京城的楚軍其他部隊,那也肯定是摧枯拉朽般一般。
但是,尉遲義也有他的王牌,那便是新近改編出來的一萬火槍兵。
高亮河決戰開始,面對從四面八馳騁過來的契丹鐵騎,尉遲義迅速地將自己的部隊龜縮到了相距只有五里的兩個村莊中,這兩個村莊之間沿河是一大片的樹林,他事先將火槍兵埋伏在樹林與村莊中,以誘敵之計,令那些楚軍步兵如敗潰一樣逃進了兩個村莊和樹林。
契丹鐵騎還沒有衝到村莊和樹林邊,便受到了威力強大的火槍的狙擊。火槍並不同於弓箭,除了子彈的犀利和無堅不摧之外,更重要的是火槍所發出來的巨大響聲,以及冒出來的火光,令那些在草原上生長的戰馬很不適應,許多契丹人的戰馬受不了這種刺激,紛紛失驚,四處亂躥,立時令契丹人的陣形大亂。
與此同時,一萬火槍兵的威力也顯現了出來,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分批分次,交錯有秩地向著契丹人開槍,每一排槍響之後,都會有無數的契丹騎兵和戰馬倒伏在地,就算是有契丹的騎兵僥倖地衝到了火槍隊的面前,也會被伏在火槍隊之前的刀盾手砍翻在地。
火槍的發射距離有五百步遠,而且這些火槍兵經過了尉遲義的訓練之後,幾乎可以做到無間隙的發射,也就是第一排人發射完畢之後,馬上蹲下了身來,由第二排人站直著繼續發射子彈;第二排人發射完畢之後,也馬上蹲下了身來,由第三排繼續發射。這個時候,第一排的人已經重新裝彈裝藥完畢,進行新的一輪射擊。
尉遲義這麼一安排,便又省卻了兩排人員在轉換之時的混亂,使射擊的間隔更短,甚至於做到無間隔射擊了。
那些契丹鐵騎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衝過五百步,到達他們火槍隊的面前,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當然,除非他們從四面圍將上來,令楚軍顧此失彼。
這也是為什麼尉遲義會選擇背靠著亮馬河,與契丹鐵騎絕戰的原因,根本不是為了什麼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其實只是為了能夠有一個沒有敵人出現的後背而已。
這場戰鬥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經過了一天的血戰,雖然契丹騎兵十分得勇猛,還是無法抵擋無情的子彈,在經過了九次衝鋒,最終死傷了十萬人之後,契丹主將終於認識到了一點:他們無敵的鐵騎兵,已然被楚軍用火槍兵剋制住了,只怕以後這天下再不會是騎兵的天下了!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33章 織布(三)
第433章 織布(三)
太平寨派出去的商隊陸續地迴轉了來,便是往最遠處的蜀地的商隊,也順利地迴歸,他們按照許雲起的要求,在賣出太平寨的商品之時,也帶回來了眾多的各地特產。
只是,大家都奇怪地發現,往西夏和臨潢府去的商隊,帶回來的都是成捲成卷的羊毛,這些羊毛從商隊的馬車上裝得一個個如同小山一般得高大,堆放到地上的時候,也成了一座座的小山。
而從涼州回來的商隊,帶的卻都是棉花,這些棉花最早在秦漢時期便從西亞傳到了西域,南北朝時期,便已然在河西走廊和隴右地區大面積地種植了,涼州正是棉花及棉織物最大的集散中心。
最後,從蜀中回來的商隊,帶來的是蜀布和蜀錦,蜀布是用木棉織出來的,帶著光澤,十分漂亮。
大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許雲起收集這麼多的棉花和羊毛來做什麼,直到看見她用這些羊毛與棉花紡成線,又做成布,才恍然大悟。
實際上,此時在中原地區,做成衣服的布料不過是兩種,一種是絲綢,一種是麻布。至於棉布,那還需要從涼州及西域買賣;對於北方的草原民族來說,大多數穿的還是毛皮剪裁出來的衣服,也有用羊毛紡成線再製成布的,但是由於過於麻煩,穿的人並不多。
所以,絲綢與麻布還是中原地區最常見的面料,只是富人家才會有絲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