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份已經從北地的元帥,變成了天下招討大元帥,總攬著大楚朝的兵權,凌駕於兵部、樞密院及三司之上。
慶隆皇帝為了表示他對尉遲家三個舅舅的信任,特意讓尉遲儉繼承了尉遲良的爵位,封他為梁王;尉遲義雖然還是康王,但是已然不再是四個字的康州郡王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康親王;便是徒有其表,敗絮其中的尉遲禮也被慶隆皇帝封為襄城侯,也如願以償地擔任著京城防禦使的職務。
當然,此時的京城防禦使治下的三支禁軍,也換成了以魯陽軍為首的,當初京城西郊的那三支禁軍。只是,這三支禁軍軍紀與尹凱治下的那三軍比起來,卻要差了許多。他們還是習慣性地假扮土匪,在京城附近四處搶劫,弄得民怨沸騰。
尉遲儉幾次三番地警告尉遲禮,尉遲禮也為了嚴肅軍紀,而象徵性地抓了幾回盜徒,但是卻又礙於劉大頭的保駕之功,總是鞭子高高舉起,卻又輕輕地打下,起不到分毫地警示作用。
也許正是這種縱容,令這些禁軍更加有恃無恐,發展到最後,竟然變本加厲,光天化日之下,偽裝成蒙面大盜,成群結夥地闖到了萬商會主持的東市裡,將正在交易的國內外客商搶劫一空。
這一下子可是捅了大摟子,其中有契丹的官商也被搶,那些契丹人憤怒異常,當著尉遲儉的面告訴他,他們將回國向契丹皇帝報告,只說大楚朝單方面撕毀了當初兩國定立的貿易和約,根本沒有保護契丹人合法的權益。
為了平息眾怒,更怕戰爭再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