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這個殷文圭畢竟不懂軍事,看來以後像他這種文官的確不適合參加這種軍事會議。
事實上,即便是嚴可求這個樞密副使,他在如今的淮南已經算是懂兵事的文官了,但他所懂的也只是大略方針,具體的臨陣機變他就不懂了。
所以樞密使的職務還是隻能讓武將擔任才穩妥。
李神福笑道,“用兵之道,在於儘可能的集中兵力對付敵人。若是按照殷書記的建議,將六萬大軍平等分為兩路,那就是東西兩線都不討好,到時候增援壽州這邊的三萬人未必能牽制住朱全忠的主力,東線的六萬人面對康懷貞的五萬人也沒有絕對優勢,甚至若是一個搞不好,兩線同時失敗都有可能。”
殷文圭聽了才知道自己出了個餿主意,他看了看一旁閉口不言的高勖,頓時瞭然,也開始學他不再開口。
朱瑾道:“殿下,末將覺得,朱全忠如今正處在鼎盛之時,去年一個月內就消滅了趙匡凝,這固然與趙匡凝實力不強有關,但也足以說明梁軍實力的強大。此番梁軍南下更是氣勢洶洶,兵力眾多;而我淮南雖然已經消滅了錢,但論實力,只怕還不能與朱全忠硬拼。”
“此外,我淮南如今的主要方針就是先統一南方,然後集合整個南方的力量進行北伐。所以末將覺得此時還是穩妥一點的好。”
“你的意思是我軍應該直接去中路,先行挫敗敵軍攻取壽州的計劃?”楊渥有些驚訝。
他一直都有些防備朱瑾,原因就是因為朱瑾當年也是一方強大的藩鎮,全盛時期甚至不比朱全忠差。
再加上朱瑾與朱全忠有著深仇大恨,多年以來都以報仇為己任,所以每當淮南與朱全忠交兵的時候,他都會提出一些比較激進的意見。
這是因為他考慮的更多的是他自己能不能報仇,而不是淮南的成敗。若是用那些穩妥的辦法,雖然不容易導致失敗,但要取得勝利卻也困難。
不過這次聽他的意見,卻是完全在為淮南考慮,這不能不然楊渥感到驚訝。
他抬頭向朱瑾看去,見他面色平靜,似乎根本沒有留意到楊渥在注視他。
楊渥也不以為意,不管怎麼說,這至少是一個好的變化,朱瑾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若是能真心為淮南效力,倒是楊渥的一大助力。
“正是,末將覺得六萬大軍直接前往壽州增援,如此以來,不管是濠州,壽州還是西面的光州,我軍雖然都處於兵力劣勢,但敵軍要擊敗我們甚至攻陷這三座城池都很難。那樣的話,要不了多久朱全忠就只能撤軍回去,而我軍再趁機追擊,應該也能小有收穫。”
楊渥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直接去壽州的確是最穩妥的辦法,朱全忠的大軍不可能在南方停留太久,只要堅守到他撤軍的時候再發起追擊,也能獲得一場勝利。
不過因為敵軍是主動撤軍的,只要朱全忠留下來斷後的兵馬錶現正常點,梁軍要安然撤回淮河北岸基本上就沒有問題。
“殿下,屬下也同意朱將軍的意見。朱全忠如今威震天下,所以天下各藩鎮都不敢站出來反對他,若是此番朱全忠南下受挫而回,即便只是一點小小的挫敗,天下人就會明白朱全忠也並非真的不能抵抗的。到時候各路藩鎮一定會重新跳出來反對他,而我軍也能放心下來繼續攻略南方的計劃了。”嚴可求也同樣贊同朱瑾的穩妥計劃。
如今天下人都怕了朱全忠,不敢站出來反對他,所以淮南就需要給天下人一個訊號,告訴他們朱全忠並非無法戰勝。
這個訊號並不需要多大的勝利,它只要是一場勝利就行了,哪怕是一場微弱的勝利。
而若是採用東線較為激進的方案的話,一旦導致失敗,不僅淮河防線有可能被突破,更是進一步助漲了朱全忠的威勢,使得天下藩鎮更加害怕他。
所以在這種時候還是用穩妥的辦法好。
見兩個樞密副使都主張採用穩妥的辦法,楊渥不由有些不甘心。
這個時代中原的影響力還是遠在南方之上的,楊渥即便在南方打了不少勝仗,徹底消滅了越王錢,但大家也只會覺得那是錢太沒用的緣故,而不是楊渥的能力強的緣故。
這並不僅僅是關係到楊渥個人的名聲,更重要的是楊渥如今已經接掌淮南一年時間了,他想開始對淮南內部進一步作出改革,而改革就會觸及到許多人的利益。
在過去,他還有楊行密為他撐腰,有楊行密的巨大威望支援,總算沒有出什麼問題。
但如今楊行密即將老去,沒有了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