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紹將製作羊皮筏的漁夫全部留下後,又和沙缽略汗就戰後利益分配上再次確認了下,隨後便帶著李世民和幾個隨從東返晉陽了。但透過兩天來的觀察,李世民逐漸由最初的好玩開心變得越發鬱悶起來。
“姐夫,我們都是漢人幹嘛要幫著突厥人打漢人?”李世民騎著馬跟在柴紹身後,小聲嘟囔著。
“唉!姐夫也不想這樣啊!但為了自保也不得不為之,等你長大了就會明白的。”柴紹心裡也覺得異常彆扭,特別是看到突厥軍中那些野蠻無比的大將們,這要是放他們進入河套平原地區,無異於縱虎趨羊,將給漢人帶去無盡的災難。但身為晉陽門閥之後,又不得不為了自身利益暫時捨棄大家保小家。畢竟自己岳丈這邊受到的排擠和打擊越來越大,加上朝廷的不信任一直存在,若不趁亂做大勢力,最後只能被消滅。但這些淺顯的道理還不到該讓李世民知道的時候。
“姐夫,世民真不該跟你說羊皮筏的事情,那些突厥人實在是野蠻民族。以後世民長大了一定要將他們驅趕回北方草原。”
“世民啊!你要能這樣想就對了。”
河東潞州府衙。
出於對友軍將領的禮貌,霍縣丁彥平派出了一名中軍副旗牌拿著令牌隨王宣等幾人一同趕回潞州,同時也順便將霍縣的備戰情況報給大司馬裴世矩。因有晉軍軍官的開路,王宣等人很快便抵達了潞州府衙。
見過河東主官大司馬裴世矩之後,王宣也將在晉陽所見所聞向裴世矩、劉文靜作了簡單描述。原本以為裴世矩等河東大員會因此感到緊張,卻不想這二人聽了後竟是一陣訕笑。
“兩位大人,種種跡象均表明唐公李淵暗通突厥,置我五原城不顧倒也罷了,其亦有可能放開一條南下之路,放突厥騎兵直擊河東地區,還望大人早作打算為宜。”王宣不解的提醒道。
“呵呵!多謝王將軍好意。對於李淵與突厥私下媾和一事,我河東早有防備,將軍在霍縣應該看到了我軍隨時都在做著出擊晉陽的準備。若是李淵派兵或是放突厥南下,我共計有霍縣、蒲縣、介休和太行山西麓4處人馬,不下15萬精銳大軍予以回擊,一舉奪了他晉陽城都有可能,故此,李淵並不敢作出有違常理之舉。”裴世矩笑呵呵的說著。
“既如此,能否請大人出兵攻擊突厥軍側翼或是斷其糧道?”王宣又問道。
“不可,我河東晉軍出擊必經過李淵屬地,那李淵必然阻隔我軍北伐。再說,無大隋朝廷旨意豈能擅自動兵去到唐公那裡。”劉文靜趕忙反對著。
“可惜呀!晉王殿下擁兵數十萬竟然無法用於守護我大隋江山之上,任由突厥鐵蹄踐踏我大好河山,豈不痛心?”
“呵呵!王將軍差矣!我主晉王乃是大隋皇子,面對韃虜入侵豈能袖手旁觀。雖我主現在涿郡北平王那裡作客,但早已命晉軍白馬義從營2萬精銳出陰山山口,從突厥身後直擊其哈爾和林牙帳了,我主為此番行動取名為“大漠斬首計劃”,估計不久將有訊息傳來,那時五原之危立解,突厥韃子必敗。”說完,裴世矩撫著銀鬚微笑著看向王宣。
“啊!莫不是重演漢時霍驃騎千里奔襲匈奴王城之舉?若能成功將是本次我大隋與突厥一戰的首功啊!末將佩服之至。”王宣一臉驚喜起身忙對裴世矩和劉文靜二人深施一禮。
“好了,王將軍先不必急著返回五原,現在五原城已被突厥四面圍定,你這幾人也無法回去,不如就在潞州等待我伍雲召將軍捷報到來,待突厥兵退再回不遲。”劉文靜也微笑著搭禮說道。
“恭敬不如從命,末將就在館驛中等待捷報到來。”
隨後,裴世矩便命府中小吏引王宣等到潞州館驛休息。送走王宣後,裴世矩和劉文靜二人又商量起另一件事來。
“肇興先生,依你看來主公本次拜訪北平王羅藝是為何意?你涿州軍情處可有訊息過來?”
“司馬大人,主公大才,這河東小小一郡之地豈能容得下巨龍騰飛?主公早將眼光看向了整個大隋天下了,根據我軍情處涿州千戶王懿報回的訊息,呵呵!這燕雲之地已在主公掌心了。”劉文靜抑制不住興奮,笑著對裴世矩說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這麼說來,大隋全境除洛陽、濟南、晉陽、南陽和漢中、益州之外已盡歸主公之手了。如此大地盤和眾多人口需要管理,看來我這河東皇家書院又得擴招才行了。呵呵!”
“是啊!呵呵!呵呵!”二人不由得在府中縱聲大笑起來。
就在河東這兩位大員縱論天下之時,楊二正在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