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激勵了她的鬥志,腦筋轉得飛快,思索計劃中的漏洞,對王府侍衛中的一人道:“你去探聽蕭寶兒在何處?”

蕭寶兒衝動易怒,偏偏殷茹最疼她,事事依著蕭寶兒。

“別讓靜北侯府的人發現我去璇璣觀。”

“是,顧小姐。”

顧明暖租了一輛平民百姓用的簡陋馬車,悄悄出了京城,繞了最遠的路,得到侍衛明確的表示沒人跟蹤後,顧明暖才告訴車伕去璇璣觀。

玄天觀都是道士,接納信徒,祈福傳道,香火鼎盛。

璇璣觀只是道姑修行之所,極少讓香客信徒進入。

道觀的道姑出身很好,不是勳貴家小姐就是富戶之女。

說是修行還不如說她們去璇璣觀品茶論道,研習詩詞歌賦,同璇璣觀觀主攀上關係,為將來嫁人平添一份資本。

在璇璣觀清修兩年,嫁得如意夫君,已經深入人心了。

每年想進璇璣觀修行的女子極多,只有透過璇璣觀主親自考核才能進觀裡清修。

璇璣觀主——楚帝嫡親妹子,無論是紀太后還是楚帝都對她恩寵有加。

自從她的駙馬救駕而亡後,她捨棄福泰長公主的封號,在京郊建了璇璣觀做了道姑。

楚帝苦勸不住,又憐惜她喪夫無子,便把璇璣觀方圓百里的田地賞賜給她,封她做了天下女冠之首。

璇璣觀地位極為超然。

不過帝都頂級世家女和重臣勳貴嫡女很少會去璇璣觀。

爬上沿山走勢修建的臺階,顧明暖來到幽靜的璇璣觀門前,知客道姑有禮上前道;“璇璣觀不接外客。”

顧明暖屈膝回禮,“我知道璇璣觀的規矩。”

她向璇璣觀左邊豎起的碑文走去。

道姑妙目一閃,很少見如眼前這般自信的少女。

璇璣觀因璇璣圖而得名,道觀左側豎起的白玉碑文上刻著璇璣圖詩,為璇璣觀主親筆,字型清秀,落筆藏鋒。

想見璇璣觀主,先解璇璣圖!

在白玉石碑前,擺放著一張文案,一個蒲團。

顧明暖跪坐在蒲團上,擦了擦文案桌面,乾淨,不染纖塵。

“每天一早,我都會把文案擺出來。”道姑輕聲解釋,來破璇璣圖的人很多,從沒一個能達到見觀主的要求,她對清麗自信少女頗有好感,見她提筆就寫,眉頭微皺,提醒道:“女客不多想……”

夕陽餘暉,晚霞瀰漫天邊,一層濛濛的薄霧籠罩住璇璣觀周圍,給跪在蒲團上的顧明暖平添幾分朦朧美。

她芊芊玉手中握著毛筆,沉靜的眸子時而看一眼玉碑,時而專注於紙張,璇璣圖隱喻的詩詞在她筆下書寫,一行行工整的小楷躍然紙上。

道姑暗歎她的字寫得太好了,更讓道姑驚歎得是她解璇璣圖詩的速度。

一張宣紙,一首詩詞。

不過片刻,她左側的文案上已經有厚厚的一疊寫好的紙張。

顧明暖緩緩放下毛筆,起身把大約五十餘張宣紙交給面前滿臉驚訝的道姑,“還請您幫忙通傳,我想見觀主。”

“你是不是還能繼續解下去?”道姑忍不住發問。

顧明暖笑了笑沒有回答,前生她曾經為李玉解過璇璣圖,別看現在她解璇璣圖很輕鬆,當初她可是整整熬了七晝夜才解出二百餘首詩詞,助李玉在文會上力挫群雄。

道姑遺憾的說道,“見觀主的標準應該訂得再高些才是。”

只有解詩超過五十首的人才有資格面見璇璣觀主,自從規矩立下後,就沒人能夠透過。

標準再訂得高些,璇璣觀主更難見了。

道姑本身也是愛詩文的人,也曾勉力解璇璣圖詩,知顧明暖留有餘力,頗為遺憾見不到更多的璇璣圖詩。

別人家小姐都恨不得多解詩詞,眼前少女年歲不大,卻是個不愛出風頭的,對她越發有好感了:“敢問女客姓名,貧道好通知觀主知曉。”

她又行了一禮,“我是顧明暖。”

聲音清晰悅耳,若泉水叮咚般動聽。

道姑頻頻點頭,“好名字,人如其名!通明豁達,人若暖玉。”

“顧小姐稍侯,我這就去給觀主送信。”道姑和藹的讚歎:“有這些詩詞,觀主一定很高興,你所求之事定能如願。”

顧明暖謙虛的點頭:“承您吉言。”

不大一會功夫,方才那位道姑一臉歡喜出來:“顧小姐,快請進,觀主在雅文齋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