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李氏為寶林。
這個排名是經過李治修改,本來王氏提議是冊封蕭氏為九嬪昭容,位份已經相當高了,可李治大筆一揮就又升了她一級,位份直追皇后。
眾女看到這個結果,無不嫉恨,尤其是韋良娣,聽到自己初封只是個婕妤,而情敵蕭良娣卻直接封了妃位,頓時氣得一口鮮血噴了王氏裙子上……
王氏當即驚得臉都白了,抖著手讓人扶起韋氏。
一班宮人叫太醫叫太醫,掐人中掐人中,頓時亂作一團……
韋良娣醒來後,就扯著王氏衣衫撒潑,哭喊著王氏騙了她,害了她……
又罵蕭氏狡猾,害她生女兒云云……
蕭氏聞言只是冷笑一聲,一言不發回了自己院子。
王氏卻是黑了臉,命人拉開韋氏手,結果韋氏像是牛皮糖一樣黏王氏身上,死活不撒手,兩人推拉之間,韋氏不慎一頭撞了臺階上,頓時血流了一地……
等太醫趕來時候,韋氏已經出氣多進氣少了……
王內侍哪敢耽擱,留了一個小內侍繼續觀察情況,自己趕緊跑回太極宮報信。
誰知,此刻李小九陛下心情正不爽呢。
王內侍看到崔內侍向他打了個眼色,就明白東宮那邊情況還是暫時不要稟告為好。
“王翁回來了?”李治想起王內侍今天是去安排韋貴妃等人出宮事宜,於是問了一串話:“貴妃她們車馬都安排妥當了嗎?朕許了三郎明日進宮,讓淑妃不必太著急……還有,徐充容病情如何了?等會兒把二十二孃帶上,去看望一下吧……”
王內侍忙一一回了,說到徐惠不免多說了兩句:“充容病勢沉重,老奴看著她心裡似乎不大願意移宮……”
“不移就不移吧……”李治想了想,又道:“反正這守孝期間皇后她們暫時還住東宮,朕也不會往後面去……”
“二十二孃年紀還小,出了宮總歸不大好,充容繼續住著彩絲院也無礙……”
“聖人所言極是……”王內侍躬身道。
其實未成年公主一般也不會隨母親出宮住,而徐充容如今身體情況,確實也不容許奔波,留宮裡才是有利!
“充容昔日侍奉阿爹甚為勤勉,阿爹遺詔中也許其為妃位,只是如今朕俗事纏身,只能待充容病體好些了再行宣詔……”
李治想了想又道:“可宣充容之母、妹入宮陪伴,好好安慰充容及二十二孃……”
“謹遵命。”王內侍忙應了,然後退出兩儀殿傳話去了。
王內侍剛走沒多久,長孫相公就到了,他身上衣衫半溼,神色陰鬱,進門就衝李治道:“聖人為何留吳王滯留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大哥盒飯了=。=
李小九麻煩纏身,各種鬱燥……
小吳同學……乃先暫時吃幾天鳥食再說吧=。=
第164章
第十二章蟄伏2
李治聞言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勉強對長孫無忌笑道:“阿舅放心;我留三郎不過是為了淑妃。十三郎還小;淑妃難免不放心……”
楊淑妃幼子李福還沒成年,雖有王爵;卻還不能出京開府;而她長子吳王李恪封地遠千里之外;正常情況下;非皇帝親詔,是不能回京城,所以楊淑妃會猶豫不決也是理所當然。
長孫無忌可不管這些,他看來,吳王李恪就是顆不定時炸彈;這種敏感時期,還是讓他離開長安才好。
至於,兩外兩個親外甥,長孫無忌反而並不太擔心……
承乾已是庶人,又病弱多年,李泰羽翼全無,有聲無勢,都不足為懼。
倒是眼前小九兒,登基以來一直表現良好,讓長孫無忌也有些刮目相看……
就是不知道今天小九兒為什麼又急匆匆地派人來找他呢?
長孫無忌剛要開口詢問李治找他過來緣由,李小九陛下已經一臉悲痛地把承乾事告訴了國舅大人。
“怎麼會這樣……”長孫舅舅聽完後,一臉呆滯,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語:“大郎竟然就這樣……去了……”
“朕也是剛剛得到訊息,怕是要立即命人接阿兄靈柩進京才是……”李治紅著眼低聲道:“阿爹世時,疼愛阿兄,如今…如今……阿爹才去,阿兄又…………”
說到這裡,李小九哽咽難語,眼淚像是滾珠兒一樣啪啪直落。
長孫無忌聞言嘆了一聲嘆了一口氣,勸道:“聖人節哀順變,為今之計,須處理臻國公喪儀……”
“阿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