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起程。
孟顏一直看著直到不見車影才回府,心裡卻開始擔心起來,她在心裡暗暗祈禱希望孟舟能得償所願。
孟舟之前曾要求孟顏跟著一起去,不過孟顏並不想去;在這個時代生活女人受到更多的束縛,她並不是好名之人,並不需要什麼美名來加持自己。
她的身份更是決定了她最好低不引人注意才對她才是最好的。
如今她外出做生意打理庶務是因為實在是沒有辦法才這麼做的,或許等回林府她才能隱下來,才能有更多的時間放在修煉上。
或許不久後她和孟氏孟舟就能回林府,到時她會是林府的千金,更不需要這些莫須有的名聲來加持,除非她想引起皇家的主意,否則名聲在外根本就是沒必要。
林府世代書香世家,清貴的底蘊自不是賈家能比,她更沒有賈家那樣的喜歡將名聲外傳的喜歡好。
更因為她修真的原因她更不想引人注意,所以她想低調,這也是她沒有直接出面處理外面生意的原因,答應孟氏不拋頭露面也不是順勢答應了。
想省事不想出頭出名的孟顏不知道,她讓孟舟去鳴鹿書院求學不僅暴露了她的身份更是給她惹來了一生的麻煩。
孟氏帶著孟舟到鳴鹿書院,呈上拜帖和孟顏準備的推薦信求見嚴大師,正巧在家的嚴大師親自接見並考驗孟舟。
孟舟年紀雖然小但是兩世的積累和孟顏有意的培養孟舟自不似一般的孩子,嚴大師似有意為難孟舟,考他的題目不僅是一般啟蒙孩子學的《三字經》《千字文》而是從《三字經》《千字文》到《詩經》、詩詞、四書五經、八股文、策論等難度更大的知識。
以一個五六歲剛啟蒙的孩子說那些至少也得是秀才才能學及的八股文策論這根本是不可能答得上的;好在孟舟機靈,嚴大師問四書五經時他還勉強半對半錯的答上幾句,涉及八股文和策論他直接裝做不知道。
若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能論八股文和策論,除非是神童否側那是根本不可的事;事出反常即為夭,好在孟舟自制並沒有虛榮的論及。
不過在嚴大師看來以孟舟小小年紀能讀到四書五經也算極難得的聰慧,隨後又考了孟舟一些雜學庶務之類,想測試孟舟的性格和靈性;孟舟靈活的答話讓嚴大師滿意,最終於嚴大師答應收孟舟入鳴鹿書院讀書。
“不錯,不錯。”嚴大師終於露出滿意的笑容,孟舟激動不已的再行大禮:“多謝嚴公教誨。”
“你且等著,我讓人帶你去錄院登記。”嚴大師吩咐身邊侍候的小童去尋其弟子來,孟舟趁機說出帶來的禮物之事。
“弟子長姐為弟子準備了薄禮,還請嚴公莫嫌棄。”
“你有這份心意就夠了。”
書院學子節時也時常會送節禮,嚴大師也以為孟舟送的禮的書院學子送的禮一樣並不在意,等到看到孟舟的拜禮時嚴大師更是大驚之後更多欣喜,立即就開啟欣賞起來連還站在坐下的孟舟也忘記了。
孟舟卻是不在意,嚴大師越是喜歡這些拜禮他就越高興這說明他將來拜師的機會越大。孟舟沒打擾嚴大師欣賞書畫,在嚴大師的弟子來時便跟其去錄院登記。
等到所有的手續辦完時已經是過午了,想著還要回醜孟舟不敢耽擱,忙去接孟氏。孟氏因為是女眷在孟舟去見嚴大師後孟氏就被請到了後院陪去拜見嚴老太太。
孟舟因為還未足七歲不用顧忌男女大防他被婢女帶到了後院,孟舟給嚴老太太請安過後便接孟氏走。
“老太太,時辰不早了妾身就告辭了。”
“是時辰不早了,你們可是還在回城去?”嚴老太太也是出身書香世家是個很慈和的老人,很喜歡性子溫婉氣質大方的孟氏,加上孟氏與多說話多聊揚州城裡的事,老太太聽著也十分高興。
“正是。”
“那還真是時辰不早了,你們還是早些回去啊,有時間婉娘你再來陪老太太聊聊天說說話啊。”
“有餘時妾身定來打擾老太太。”
“老太太,孫少爺來了。”
就在孟氏要帶著孟舟出去時一婢女興沖沖進來傳話,孟氏和孟舟不敢再停留忙跟著婢女出去。出後院裡母子倆與迎面而來的少年擦肩而過,那少年見到孟舟後突然駐足。少年回頭看著已經走遠的孟氏母子心有疑,剛剛的小孩子有些眼熟,似乎在哪裡見過。他問身邊的婢女。
“是什麼人?”
“回孫少爺的話,是老太爺新收下的學子。”
“少爺可要奴才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