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雷也算是他哥哥了,說的難聽一點,就算是有個孃家,也不會給人欺負不是?

阿源的事情之後沒多久,我們就搶收了可以搶到的糧食,又一一做好儲存工作,接下來就是做我們過冬要用的房子了。

這一次做的磚瓦房和上一次的做的房子格局差不多,也都是一間大廳,四間房子,為了節省時間,這一次,我還是讓大家先留出要用的地,不要急著做牲口欄了,只是另外做了一個大的牲口欄在部落邊緣下風向的地方,養著我們現在所有的牲口,免得它們難以過冬。

在準備的三個月裡,我們已經曬好並晾乾了足夠刷過生漆的木頭柱子,磚和瓦也用三個窯輪流燒製了十二窯,應該是足夠我們造個十三四所房子了,而且實際上我們還用不到這麼多,那些單身的人喜歡住在一起,可以輪流做飯,紅達他們打算跟迦南他們家暫時住在一起。實際上算起來,我們十所房子也就足夠了。

不過為了避免遇到什麼特殊情況,我還是準備了足夠多的磚和那種水泥。就算一下子不需要這麼多,也比少要好。

挖開地面,在地裡埋上需要的木樁,我們就開始沿著木樁用磚和水泥堆砌地基。

這一方面羅雷聽我講了大概之後,反而比我更擅長,有時候我覺得我大概就是一個精神領袖,負責在大方向上指導。多數事情他們做的比我要好。羅雷又有做木頭房子的經驗,舉一反三之後,對造房子居然也算得上這個時代的巧匠了。

砌基牆的時候我們用的是一層順砌磚,上一層則是側立露頭磚,然後順砌磚和側立露頭磚相互交替,上下磚層的接點互相錯開的方式,粘合用的是燒好的水泥拌著沙子,沿著木樁砌上去,粘合效果意外的好,估計比我們的水泥澆築的地基也差不了多少。

砌牆的時候,我們用了十字砌磚法,一層先順著砌三行兩塊並排的磚,再砌一塊露頭磚;上一層則是在三行順頭轉的中間位置上放一塊露頭磚,然後再把順頭磚填滿中間的空隙,每一層都如此上去,這樣的砌磚方法砌好的磚,一個是美觀。看起來中間有整齊的花紋。

其次,因為我的要求,我們的磚比那種一般二十公分長度的磚要厚,所以最後每一堵牆幾乎都有四十公分厚,比我們普通的牆還要厚得多。我讓手勁很大的紅達、羅雷和羅納都試了試用力捶這堵牆,除了他們的手痛,都幾乎沒有出現其他很大的損傷。

打好的木樁上面用劈好的木料互相搭扣做成屋頂,就和我們上次造木屋差不多。木頭屋頂上再用瓦和水泥覆蓋,瓦上刷好水泥,讓它們不容易漏水,同時也不容易被風颳跑,除非是能掀掉一整個屋頂的颶風來襲,我們的屋頂都不會有問題,而且為了防止這裡的雨雪超過預計,我們的屋頂的角度也更加傾斜一些,頗有些俄羅斯的感覺了。

本來我也想用水泥試試澆築屋頂,不過燒製的水泥真的沒有那麼多,而且也沒有鋼筋做骨,所以最後我們只好在做成屋頂的木塊上用水泥混凝土填充間隙,然後在上面磚瓦蓋好。

雖然比起現代的工藝來說是麻煩了許多,不過貴在堅固。而且裡面的木料我們刷過漆之後也不容易潮溼,我還讓那些跑來跑去想幫忙的孩子們在附近收集了很多桐油籽,打算到時候用來刷傢俱。

雖然傢俱也可以用生漆來刷,而且生漆比桐油更容易獲得,就算是最簡單的製取純熟桐油的方法,也需要先把桐油籽炒熟,然後去榨油。我們就算有過用油菜籽榨油的經驗,那也需要先做好工具,而現在,我們誰也沒時間做這個工具,也沒時間做這種事。但是比起部分人對漆容易過敏,並且潮些就有黏糊糊,而傢俱放在室內又經常要用到這一點來說,我還是更傾向於用桐油來刷傢俱。

不過,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先要做好房子的主體,然後把必要的傢俱做好,好準備過冬。刷漆什麼的,等傢俱用的途中慢慢做也行。

燒磚的時候,我也嘗試著燒了一批陶器。

雖然有古南給的那張圖,不過用手工捏製陶器這種事對我來說實在太難了,我的手讓我去整那些工具還行,讓我耐心地坐下來捏個陶器,就饒了我吧。

我做了一會兒,嫌棄了一下黏土泥太軟,接著嫌棄了一下工具不好使,又嫌棄了一下這事情沒趣,最後非常順手地把這件事丟給了羅雷。

和我一樣沒耐心的,還有同樣坐一會兒就嫌累的迦南,於是迦南藉口他要打獵,我藉口我去準備上窯的東西,留下了羅雷一個人可憐兮兮地在那裡用泥條盤築的方法一點一點地試著做一個陶罐。

後來,我看羅雷實在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