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畢竟所有那些“表上有名”的專案,都是有正式協議書的,而且那些協議書的影印件也都上報給招商引資辦公室了,否則,辦公室不可能將這些單位列入完成(或部分完成)計劃的名單之中。要說當時尹凡心裡一點疑慮也沒有當然也不對,尹凡看見幼兒園的那個專案,心裡曾這樣一動:在東陽縣辦玩具廠,僅東陽縣能有多少銷路?如果說外運銷售的話,這兒的交通條件並不大好,那條高等級公路即使現在開始修建,也得等到一年之後才能通車使用。深圳人能有那麼長的耐性等待這條路修好了再來收益嗎?至於那個什麼作家創作基地,要花500萬來建設,港商將來難道靠賣作家的稿子回收投資嗎?不過,反過來一想,自己憑什麼懷疑別人?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機遇與巧合無所不在,什麼樣的事不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情況不可能出現?不能因為自己是縣委副書記,是領導,自己都沒能完成任務就懷疑別人缺少這個能耐!他深入地反省自己:自己之所以那樣投入地替縣裡跑“路”的事,雖說是出於工作責任心,潛意識裡或許未必沒有這樣一個目的,就是想透過一件事來逃避另一件事,也即逃避招商引資的責任。招商引資,要在過去來想像,覺得是一件那樣難的事。俗話說,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自己並沒有在東陽看見所謂的梧桐樹,那麼所謂金鳳凰會平白無故地飛到這兒來嗎?別人憑什麼要向你東陽——從具體任務的角度講就是你尹凡投資呢?別人口袋裡的錢是能夠輕易蒙來的嗎?但是,面對著那張表格,他又不能不否定自己的“不正確想法”了:也許,正是因為自己缺乏經濟頭腦和經濟眼光,才看不到東陽縣其實已經是一棵梧桐樹?東陽這塊處女地,有眼光的人一眼就能發現它的潛在價值,他們能從它不起眼的地方看見財富正從這塊貧窮的地方的某個角落“咕嘟咕嘟”往外冒,他們的“法眼”和“法力”是自己這樣的書生絕對不能想像的,也絕對不能媲美的!
政界乾坤 第三十章(4)
對於縣委班子成員的招商引資工作,翟燕青只是在班子會議上進行了大體的通報,大多數班子成員都多多少少有了成效,沒有取得絲毫進展的當然不只尹凡一個,但也為數不多。翟燕青當然沒有批評尹凡,反而在會上將尹凡大大表揚了一番,說他作為上級下來掛職的同志,為東陽縣的經濟建設和長遠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的可貴精神、他的出色才能已經在實際工作中體現了出來,作為東陽縣的主要負責人,我向他表示真誠的感謝!以後,要將尹凡同志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原原本本、完完全全反映到他的工作單位,也即市委組織部去。我們希望以後市委派幹部下來鍛鍊,就要派尹凡同志這樣的云云。翟燕青的這番表揚,讓尹凡又是自得,又有些惴惴不安。他覺得,這條路,從它本身的實際來講,就應該從東陽縣經過,不過是被人橫生枝節而導致了一場意外的風波。現在它的線路重新確定下來,不過是回到一種常識和常理的軌道上來了而已,這應當看做是時代進步使然,這裡面體現了長官意志消退,科學精神發展的社會風貌和客觀規律,當然也和上上下下的同志共同努力做工作有關。至於我個人,實際上能起到多少作用呢?不過代表縣裡跑了幾趟路罷了。這樣一想,他心裡又閃現出另外一個問題:他發現自己“躲避”招商引資的潛意識後其實還隱藏著更深一層的一個意識,就是對東陽縣這場招商引資“運動”的根本性懷疑。尹凡回想起自己當初曾經算過一筆帳:東陽縣一年招商引資的計劃是50億,河陽其它縣要都照此計劃的話就得七、八百個億,全省都這樣制定計劃,那不得招到六、七千個億才能達標?全國呢?全國兩千多個縣,那就得達到一、二十萬個億的天文數字了。世界上哪來這麼多錢供你招商引資啊?何況從經濟和地理條件來講,東陽縣的條件相對還算差的。所以,這簡直就有點不可思議嘛。現在,面對各個單位和個人正式上報的、有合同或協議作為依據的數字,這種自己認為“不可思議”的奇蹟竟然正在發生!既然別人都能夠貫徹縣委決議,在招商引資方面做出實際成效,自己如果僅以困難甚至懷疑的態度對待之,那就太說不過去了。翟書記如此大力地表揚自己在公路方面做的工作,這裡面多少還包括自己來自市委組織部這樣一個因素,這一點你想否認也是否認不了的。領導的表揚和關心,應當成為自己進一步做好工作的動力才行,既然當初自己和大家一樣領受了招商引資的任務,那麼就不能一味躲避,而必須承當起來。於是,如何完成或者說去盡力“破解”這一難題,尹凡不得不擺上個人的“議事日程”,認真來斟酌和考慮了。
…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