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部分

透過獵頭公司找到她,

張恪倒不是不重視這一塊,只是那段時間他給葉建斌抓去香港,只在香港與趙梓琳見過一面,吃過一次飯,覺得這女人行,就決定聘請她,由她率領一個五人團隊加盟錦湖的橡樹園計劃,主要負責創業園及創投基金的運營與管理。

張恪的決斷,在趙梓琳看過,有些草率的意味,而偏偏張恪這段時間地精力主要給對沖基金、晶圓廠投資專案還有他私人的事情纏住,還沒有時間與趙梓琳進行充分的交流。

張恪便讓馬海龍將趙梓琳領過來。他請她在教工食堂吃晚飯。

□□□□□□□□□□□□□□□□□□□□□□□□□□□□□□

趙梓琳看到穿著運動短褲與T恤、拿著網球拍剛剛劇烈運動過、頭髮胡亂在自來水龍頭沖洗過的張恪出現在面前,頭腦有些發脹,她以後要應付的老闆並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天才性人物,看他這幅模樣,似乎不會為下屬太多的責任。

所謂大隱隱於市,誰能相信這麼一個神情憊懶的高校青年掌握著數十億的鉅額財富?

“恪少還真是悠閒呢?”

見面機會不多,趙梓琳倒也學別人稱他恪少。

“陳信生打電話給我晚了。不然我就請你一起打網球了……”張恪將網球拍丟桌子上。問趙梓琳希望吃什麼,他跟杜飛去點菜。

吃慣高階餐廳。偶爾到大學校園裡來吃一吃食堂也是蠻有趣味的,趙梓琳心裡只能這麼想。

教工食堂向來都不擁擠,張恪他們佔據了角落的一張長桌子,倒也不愁別人會跑過來妨礙他們談話。魏東強、席若琳等幾個年級主任還有林冰進來吃飯,不過他們看到張恪都遠遠的選了另外一處角落吃飯,根本就沒有過來打擾的意思。林冰頗為尷尬,因為魏東強的關係,她倒也不便主動張恪打招呼,只是勉強地笑了笑。

張恪渾不介意,只是聽趙梓琳傾訴她對創業投資基金與創業園運營的一些想法。

橡樹園創業投資基金的額度一次性就達到三個億,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創業投資基金——九七年國內由地方政府主導而成立地創投基金規模千萬級的就沒有幾家,而全國不曉得有幾千幾萬個技術研發專案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援而無法持續下去,也不曉得有幾千幾萬個技術成果缺乏商化性轉化的渠道。就是建鄴市三十七八所高校、差不多同等規模的科研院所也積累了大量待開發的、需要持續開發的或有一定成果需要進行商業轉化地技術專案,也沒有大肆宣揚,橡樹園創投中心正式掛牌前就接到數百份申請。

張恪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下子就將所有的事情做完,橡樹園創業投資基金主要支援微電子技術領域核心技術的孕育與技術創新,張恪甚至抱著寧缺勿濫地信念,對第一批入園的企業只給出五個機會。

趙梓琳與她的團隊就是要從數以百計、數以千計的申請裡挑選最有潛力與市場前景的技術專案予以扶持與投資。

第612章 網頁遊戲

要將十二份商業計劃書以及相應的分析評價報告看完,不是一項輕鬆的活。

青濛濛的光從窗外透進來,張恪伸了一個懶腰,坐了一宿腰痠背疼,杜飛這傢伙說是要幫他一起看資料,躺在床上沒能熬多久就睡著了,資料滑了一地。

張恪走過去,將地板上的資料檢起來,整理一下,放進檔案盒裡去。

挑選出來的十二份申請資料,雖然或多或少有些小問題,僅從資料上來看,都是值得扶持的專案,很多商業計劃書之外的因素——這些因素往往是相當關鍵的,張恪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逐一考察,他要求趙梓琳所領導的團隊要儘可能多的去接觸那些申請人——即使商業計劃書寫得不那麼動人的申請人說不定在其他方面有著讓人欣賞的魅力。

所以,張恪還是將最後的決定權留給陳信生他們——算是將球給踢了回去。

開啟電腦,看到唐婧凌晨發來的郵件,香港的午夜在下雨,唐婧說她聽著窗外滴答不休的雨聲難以入眠;卻不曉得這時候雨有沒有停。

張恪給唐婧回完郵件,一時間也沒睡意,瀏覽昆騰資訊上的新聞,電腦在研究生公寓裡能接入校園網。凌晨時分,網速較快,換作平時,張恪可沒有心情慢悠悠的在網上瀏覽新聞,他這幾年倒是重新習慣閱讀報紙起來了。

等青年公寓建成,青年公寓裡會鋪設光纖。上網速度就會得到改善。不過此時的網際網路與十年之後還無法相提並論,特別國內網際網路建設剛剛起步,還限制接入海外網站,除了瀏覽新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