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粥恐怕要等些時候才能熬好。”
永陵公主聽了不高興了,嬌嫩的聲音嗔道:“御膳房那麼多人,怎麼分不出人手來為我熬粥?我看他們是不拿我當回事吧,待我過去教訓他們一頓。”說著,還擄了擄袖子,露出那蓮藕般小手兒,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倒真像要去御膳房找那些御廚算賬似的。
皇后拉住她,斥道:“想是賜大宴,御膳房忙不過來也是有的,你貴為公主,越發沒了規矩了,御膳房是你該去的地方?”
永陵“哼哼”了幾聲,無可奈何,只得作罷。
而後皇后又問那太監道:“知道是給誰賜宴嗎,怎的這般規格?”
那小太監回到:“好像聽說是救駕有功之人,聖上要盛宴相謝。”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是聖上遇刺客這樣的大事,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宮中幾乎已經傳遍了。不過皇后是一向深居簡出,不大過問閒事的,所以聽了太監這般說,吃驚不小,訝異的問道:“救駕?這怎麼講?”
太監平常也不大敢拿些道聽途說的瑣事在皇后耳邊嚼舌,但既是皇后問起,太監只得將聽說來的都稟了一遍。
“聖上秋圍遇到刺客了?”皇后此驚不小,心中為聖上擔憂不已,但見聖上疲憊,且又要賜宴有功之人,不好去探視,只得琢磨著等晚些時候再去了。
永陵卻不管這些,她聽見父皇遇到刺客了,小心眼裡滿是擔心,向皇后說了句:“母后,我去看看父皇。”便一溜煙兒跑了,皇后在後面拉也沒拉住,只得喚身邊宮女太監道:“快,去跟著,別讓她惹出事來。”
“是。”幾名太監宮女應了一聲,便跟在永陵公主身後追去了。
此時,皇帝秋圍遇刺客的訊息不脛而走,已經鬧得滿京城皆知了,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京都都沸騰起來。
在皇宮正當差的宰相範源也已得知,忙喚馮舒來問道:“我的書信不是已經送出去了,提醒聖上當心嗎?怎麼還是遇刺客了?也不見聖上召見,恐怕書信並未送到聖上手中吧?”
馮舒道:“下官已派精幹人等去送信了,但從方才忙於接駕,到現在又一直在宮中,下官也並不知道發麵發生了什麼。”
“那你還不出去查?”範源顯得有些氣急敗壞了,本來是自己的救駕之功,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沒了。
“是,下官這就去。”馮舒急忙丟下手頭的禮部公務,出了皇宮。
皇宮前廷吏部署衙,乾王也已得知皇帝秋圍遇刺客的訊息,又是驚訝,又是疑惑,心中也在暗自猜測這是何人所為,但他身份尷尬,不敢過問此事,就是聽見有人背地裡談論,他也得躲的遠遠的,唯恐惹禍上身。
吏部署衙眾堂官們都已經沒了辦公的心思了,要麼獨自沉思猜疑,要麼相聚竊竊私語議論,唯獨乾王還是那般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處理著手頭公務。
有人本來打算過來和乾王議論兩句,但見乾王這般模樣,也知道其中原由,便再不好過來,只得又去尋他人私下嘀咕起來。
整個吏部就像沒有老師的小學教室一般,嗡嗡喧鬧起來,就連吏部最高長官吏部尚書也無心辦公,獨自一人撐著手,拖著下巴,也不知在想什麼。
氣氛便是如此不同尋常的持續了許久,忽然有太監來吏部宣旨,眾吏部官員都以為是秋圍刺客的事自己被牽連進去了,嚇得瑟瑟發抖,滿臉驚恐的向那個走進來的太監望著。
太監卻理也沒理眾人,只是來到乾王面前,傳達聖上口諭,說是聖上賜宴功臣,請乾王前去作陪。乾王城府極深,即使滿腦子的疑惑,卻也只是不動聲色的接了旨意,隨著太監去了。
直到宮中太監與乾王去了許久,眾吏部堂官才長舒了一口氣,都偷偷伸手去擦了擦腦門上泌出的一排細汗。
-------------------------------------
居然停了半天的電,先發一章,晚上十一二點左右再發兩章吧。
………【第一百七章 賜宴(下)】………
感謝“緣之愛戀”大大的打賞!
----------------
皇帝賜宴救駕功臣,召乾王入乾清宮作陪,乾王隨著傳旨太監繞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來至乾清門,太監向守門侍衛出示了腰牌,便逶迤來至宮內。
方至宮內長廊上,卻見迎面急匆匆走來一位身材嬌俏玲瓏,面容粉雕玉琢,穿著粉紅色宮裙的小公主,不是永陵卻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