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對啊,就是你們現在租的那裡,老實說,我和業主己經達到交易意向,就等你們這事了,馬上就可以過戶了。”

家是最溫曖的地方,有房子才能有家,有了房子,以後就有根了,有了房子,也不怕突然間就被業主掃地出門,流落街頭了,房子,對華夏人來說,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必須品。

金水街,那可是揚州最繁華的地方,租金不是很高,但買的話,價格是貴得離譜的,寸土尺金,那店鋪加後院,少說也要過千兩,還要有交情的那種才肯出售,畢竟誰也不想把一個會下金蛋的雞給殺掉,也不知錢掌櫃用了什麼手段,竟然讓業主同意出售。

057 大功告成

劉遠把一條小小的綢布舉在眼前,仔細察看。

還不錯,綢布沒有磨損或被勾起絲的現象,這說明,自己的拋光工作做得非常不錯,首飾的表面很光滑,沒有尖銳凸出來刺手的東西,這樣佩戴在身上,就不會損傷人的面板。

一件優秀的首飾,除了材質名貴、設計大方時尚、還要手工精湛,手工精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首飾表面沒瑕疵,不能對人造成傷害,如果佩戴了一件首飾,一不小心,就劃傷了肌膚,那就傷害了人對首飾的喜愛之情,正因為這樣,好的首飾,都是圓邊圓角設計,就是看似很尖銳的邊角,其實經過多層稜邊處理,就像一個個梯形,就是拿來劃自己的面板,也不會劃破。

劉遠把綢布條放回在桌面上,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最麻煩、也最磨人的一道工序己經完成,終於可以大大鬆了一口氣,在綢布條的旁邊,還散落著小挫子、大毛刷、小毛刷、麻布條、白蠟等東西,這些都是拋光所用到的。

一件首飾的形成,經過錘打、鑲嵌、倒模、焊接、切削等工序,等到完成時,首飾的表面就會有很多毛刺、尖銳的斷口等問題,因為粗糙也會不夠閃爍,這時就要求用各式工具把首飾打磨得光滑、平整、完滑,做好鏡面處理,讓首飾透過折射,看起來金光閃閃、耀眼迷人,放在以前,有拋光機、黃布輪、白布輪、綠蠟、白蠟、滾筒打等機器輔助,做起來事半功倍。

可是現在是在唐朝,那些機器統統沒有,全部要用手工己經很慘的了,劉遠做的首飾,偏偏極為精細,精細到要用放大鏡來輔助,再加黃金不比玉石,偏軟,拋光的時候要極為小心,要不然很容易就會弄壞,這六件首飾,全部要劉遠一個人動手,把一個個毛刺挫平,把一個個面、一個個角處理好,那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一坐就是一天,一弄就是十天八天的,沒有耐心的人,還真吃不了這碗飯。

定了定神,劉遠拿起一件首飾放在自己的手背,閉著眼睛,輕輕摩挲著自己的面板,這是檢查的最後一關,那些有可能接觸到面板的地方,全要檢查一遍,原因很簡單,因為手背處的面板反應很靈敏,眼睛可能看錯,但真實的觸感不會說謊,要是感到不平滑,馬上就會察覺出來,而嚴重的,還能手背處劃破面板、留下傷痕。

又花了近半個時辰詳詳細細地檢查了一遍,劉遠睜開眼睛時,臉上那是帶著笑容的。

還好,自己的技術還是很值得信賴的,這六件首飾全部沒有問題。

稍稍休息了一會,劉遠馬上又開始工作了。

一件首飾的材料的價值是限定的了,要想讓它升值,變得名貴,那就得增加它的附加值。

一個普通首飾工匠是把材料打造成首飾,但是一個頂尖的首飾工匠會把材料打造成一件精美絕倫的首飾,並讓這件首飾上升為收藏品、藝術品的行列。

很明顯,劉遠就是頂尖的首飾工匠。

輕輕把放大鏡上的灰塵用綢布拭去,把那件作為主體的、形像一枝松柏首飾拿過來,在火漆裡緊緊的固定,放在放大鏡的下方,除錯了一下焦距,然後起一柄頭部比針尖還要小和尖的小刻刀可始進行最後的一道工序了。

針尖大的刻刀能幹什麼?

答案只有二個字:微雕。

中國微雕歷史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戰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眾所周知明代的王叔遠的《刻舟記》,也是中國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到了近代,放大鏡、顯微鏡的普通應用,微鑲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像劉遠的作品“聽雨蘭花”還有現在製作的“松鶴延年”都大量採用的鏤空法,這也是微鑲的一部分,不過現在劉遠要做的不是鏤空,而是刻字。

劉遠和崔夢瑤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