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遵旨,陛下,禁軍是留是回,還請陛下定奪。”
我想了想道:“師臣,就讓夏建剛的五千禁軍在襄樊一帶駐紮一段時間吧,以顯我天朝軍威。”
“是,陛下。”
蒙古人是騷擾還是有其它目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在1267年前,襄樊並無大的戰役發生,所以也沒有刻意去留意蒙古人的去向意圖,更沒有想到的是蒙古會求置榷場於襄陽城外,而呂文德竟然會答應。
歷史的大致走向,我十分清楚,但具體到某時某地的細節上我也並不都記得,甚至有不少事情更本就不知道。
榷場的設立,導致襄陽大戰一開始,呂文德便陷於被動。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我是穿越者,但我畢竟不是神。何況,我的思路這兩天都在我的“航母”上了。
“陛下,臣廖瑩中有本啟奏。”
“廖愛卿,請講。”
“陛下,福建路,兩廣東路(今廣東)土地丈量已經全部完成。其中的問題大同小異,臣與江尚書商議後,已上奏摺請示。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到了其他路的土地丈量時還會遇到。”
“廖愛卿,此事朕已有想法,待朕看完你的奏摺後再行批覆。”
“是,陛下。”
“工部尚書湯漢,侍郎洪天賜隨朕前往集英殿。退朝。”
我心裡想著神州號戰船的打造之事,匆匆忙忙地宣佈退朝。
李北洋,沈逸秋等人早已齊聚在集英殿旁邊的一處小型會議室內。
“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各位,今日召集大家,是為了打造我朝神宗時期的鉅艦神州號。水師李北洋將軍手裡有一份殘缺的神州號船隻的圖稿,大家先來看看,你們都是我朝造船業或者某一領域的專家,針對這份圖稿,看完後大家再各抒己見,一起參詳打造方案。”
李北洋,雲伯飛等人事先已經統一口徑,不提火炮之事,只對於船隻本身發表建議。
我見眾人看完後,都十分拘束,便道:“各位,先來介紹下你們自己,讓朕認識認識。”
工部,造船坊,兵器監的匠師我都是第一次見到,等他們一個個自行介紹完畢後,我接著道:“李愛卿,你先來說說吧。”
“是,陛下。按照圖紙的記載,神州號要製造出來並非難事,但是,因為船體過於龐大,無論速度還是堅固度都不盡人意,所以倘若要用於我朝水師,這兩方面的問題不解決是無法成行的。”
全覺道:“關於速度問題,草民建議是採用車船的動力源,也就是用腳蹬滑輪之法。現今我朝的車船都是採用單一滑輪,如果可以將滑輪組成滑輪組,以輪齒相扣,那每個人就能蹬踏一個滑輪而帶動一組滑輪,這樣就能提升船隻的速度。而對於戰船的堅固度,草民以為可以採用水密封艙法,分段實施。”
“水密封艙法單純使用木材是不行的,但可以採用在木材外包鐵皮之法。”沈逸秋補充道。
“那樣一來會增加船身的負重,家父曾經在海鶻戰船外殼上使用過鐵皮,或多或少會影響速度。”來自造船坊的一位名叫秦小坤的老匠師道。
“的確如此,秦大師,令尊的鐵壁戰船開了我朝戰船先河,逸秋十分佩服。如果全覺所說的滑輪組方法可行的話,應該可以減少對速度的影響,否則只能增加舵手了。”
歐陽建青一邊聽著,一邊將眾人的意見全部記錄下來。
漸漸地,大家談到造船的專業知識,氣氛也開始熱鬧起來,你一言我一句地討論起來,只有我卻是聽得雲裡霧裡了。
專業之事讓專業人士去做,外行要去幹預,就變成瞎指揮了。
沈逸秋的包鐵皮之說讓我想起了後世的鐵甲戰艦,宋朝時期,秦世輔於1203年建造的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就是在船舷包裹上鐵甲。然而真正意義上的鐵甲戰艦還是19世紀,以蒸汽為動力的戰列艦。
蒸汽機在這個時代能研製出來嗎?如果可行,那就簡單多了。
我伸出雙手,做了個暫停的手勢道:“各位,稍停,關於這神州號一事,朕就交給李北洋全權負責了,工部,兵器監,船坊等各部須得無條件配合,在座的諸位都將參與,記住,朕給出的期限是一年。好了,朕另有事情,你們自行商議,李北洋,遇到問題隨時可以來見朕。”
第135章 蒸汽機
第135章蒸汽機我回到御書房,腦海裡零散地浮現出蒸汽機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