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部直接統領下面的各師、協。這實際上是把兩大軍區的數鎮兵馬直接指揮了,並且打破了原來的軍師協這樣的指揮層次。
劉鈞這樣做,既是為了指揮方便,更是為了直接把虎大威和猛如虎、左良玉等總兵官們甩到一邊,繞過他們,直接指揮到下面的師、協。正因此,劉鈞這次才搞了這個指揮體系。
尤其是劉鈞就如同當初在遼東時一樣,對於那些內臣監軍、文官的巡撫、巡按、監軍們,都只是放到一邊做個擺設。對於指揮作戰,根本沒他們說話的餘地。
錦州。
左良玉接到劉鈞的公文後,又驚且怒。驚的是劉鈞居然要把百姓撤走,怒的是劉鈞居然不肯來增援錦州。
“郡王的意思是,左提督暫時先留守錦州,等百姓都撤離後,便也放棄錦州撤回寧遠。”前來傳令的是一位年青的右都尉軍官。
“這是郡王的意思?”左良玉在正式的公文上沒見到這些,疑惑的問。
“是的。郡王之意,沒必要跟韃子在這裡寸土不讓的爭奪。錦州只有一座空城,距離關內太遙遠。不論是糧草軍械的補給,還是兵馬的增援,都於我們不利。不如撤回寧遠,寧遠要充足的糧草軍械,還有堅固的城防炮臺,距離後面的山海關也近。而叛軍要打寧遠,補給線就會拖的很長,而且會遠離遼陽等清軍重城。我們甚至都不需要出擊,只要守住,就能耗死他們。”
“可若叛軍不打寧遠,那我們錦州義州廣寧等地不就都丟了?”
“丟了就丟了,那也只是暫時的而已。沒有人口,那只是一塊荒地罷了。叛軍佔據了,又能得到什麼?他們敢佔據經營嗎?等到了夏季,我們的水師可以在遼西沿海任意地方登陸襲擾,他們根本站不住腳的。”
左良玉苦笑了一聲,他有些跟不上劉鈞的想法。遼西這麼多的土地,怎麼在劉鈞的眼裡,就一錢不值似的。
“若我堅守錦州,郡王會派兵來援嗎?”
“不會。”年輕的右都尉毫不掩飾的告訴他答案。
“我們要掌控戰場主動權,郡王已經劃定好了戰場,制定好了計劃,十餘萬大軍已經展開。郡王不會因為你,因為錦州,就打破整個部署的。”
使者離開之後,左良玉一個人獨自沉思了許久。
他原本還打算好好的堅守錦州,可現在,卻沒料到劉鈞是這樣的打算。想了許久,他最後還是改變了主意。劉鈞派來的人既然把話說的這麼清楚了,那肯定就不會來援了。
“劉繼業這是怯敵?”
左良玉通知了手下準備撤回寧遠後,他手下的大將議論紛紛,劉國能冷哼著道。
“你以為劉繼業是怯敵,他怯誰?吳三桂還是豪格?”另一員大將馬進忠反駁道,“當初劉鈞在遼東斬殺黃臺吉兵圍遼陽,豪格可是棄城而逃,根本不敢一戰。劉鈞當初敢帶著一鎮兵馬就渡海攻遼,生生打下了旅順鎮江兩鎮之地,還一度攻破遼陽,兵圍瀋陽,你說劉鈞怯敵?”
“哼,我看這天下就再沒比劉繼業膽大勇猛的了。我覺得劉繼業的安排很有道理,打仗嘛,不管是正面衝鋒還是側面迂迴,只要能得勝就好。劉繼業這是在下一盤大棋,我覺得他是在釣魚。”
左良玉不願意去猜測劉鈞的真實想法,他只是感嘆,自己好不容易在錦州義州站住腳,經營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現在,又要拱手讓出了。
再回寧遠,他這個提督總兵官,也只能是有名無實了。
這一刻,他突然有些索然無味的感覺。
當天,左良玉根本不顧錦州義州松山等地的百姓,他一聲令下,直接就帶著自己的三萬人馬撤退了。左良玉來關外時只帶了一萬豫軍,但到了遼西后,他又私下招募補充了兩萬人,現在又有了三萬人馬。
不過這些招募的兵馬並不是什麼優秀的將士,左軍軍紀向來極差,他帶來的那萬人,還多是在中原剿匪時招降的原流匪。
這一聲撤退,左軍許多將士便趁火打劫,公然大肆搶劫。
左軍一面撤,一面搶,每撤入一城,就搶掠一通,離開時又縱火將城池焚燬一空。
左良玉真正做到了堅壁清野,一路撤退,在身後留下了一片焦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