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就好比孔雀尾巴漂亮,可按在野雞屁股上就不倫不類是一個道理。林若拙真心不認為,八歲的林若貞有撐起繁多色彩的天賦特質。

再者,一群小姑娘為個衣服料子爭來鬥去,看著都覺得無聊。她就不相信,黃氏能讓女兒們穿一身麻布、棉布衣服。也不可能弄一身鄉土色彩大紅配翠綠,硃紅加桃紅。這不就成了,掙來搶去有意思麼?

看小朋友打屁的日子真是寂寞啊——!

林若拙撥出一口獨孤求敗式的嘆氣,回頭看了看身後尤在興奮交談著的姐妹,無限寂寞的踱步走向芭蕉堂。

芭蕉堂是林家特意開闢出來給女孩子們讀書的小院。林若拙愛這名字的很。恨不能再改一個字,叫芭蕉洞才好。裡頭住著鐵扇公主為首的一群女妖精。

林家男孩們的讀書待遇很好,一個夫子最多教兩個學生。而如今,大伯家的兩個堂哥不在,黃氏兒子還小。三叔家的若誠只得四歲。九歲的林若謹便獨霸一個夫子,日子過的即重點又苦逼。

比較起來,女孩子們的待遇就差了許多。甭管哪一房,甭管你幾歲。大夥兒合用一個老師。雖然年紀差距大,幸好人數尚少。加上今年最新入學的林若蕪,統共六個女孩子。按前世標準絕對的精英小班。林若拙不能再挑剔什麼。

和書香子弟的培養一樣,古代閨秀的教育也有一套標準流程。先學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然後則是《弟子規》《幼學瓊林》《聲韻啟蒙》等等。先生細細講,每日上午半天課。時不時還會因這個那個理由放假休息。這六本書磨磨蹭蹭學完,個起碼也要兩三年。後面再教什麼林若拙就不清楚了。反正不會是《大學》《中庸》。十歲的林若靜目前讀的書為《詩經》。

林若拙是偽兒童。前世身體不好,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練字靜得下心。苦逼的古代又沒有其它娛樂,學習上那是飛步千里,一馬當先走在前列。教學的女夫子姓江,很是喜歡她。不過,有鑑於她也是替東家打工,做夫子的不能明顯表現出偏愛、厚此薄彼,好感表現的就很隱晦。

“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林若拙口齒流利的將‘二東’韻背完,在江夫子讚賞的目光下考核完畢。又教上十張大字給檢查。江夫子圈了幾個寫的上佳的,笑道:“最近筆鋒有力了許多,好現象。繼續保持。”

林若拙扯嘴角笑了笑,回到座位。天天晚上又是俯撐,又是綴小石頭的練臂力腕力,有進步是當然的。

江夫子繼續檢查林若菡的作業。林若容湊過來,悄悄問:“六妹妹,你是怎麼練字的,可有什麼訣竅?”

林若拙也不藏著,大方的回答:“手腕上綴小石頭。”

林若容倒吸一口涼氣。這法子不陌生,林家男人都是這麼過來的。說到這綴石練字還有個趣事。傳說大伯家的大哥林若愚當年因是長房長孫,幼時被嬌慣的厲害。到了上學時嫌練字苦,哭鬧著說手腕腫了,不肯再這麼寫。結果萬想不到一向看著他就笑的親爹抽出竹板子就抽,整個一彌勒佛變黑閻王。打得褲子破了,屁股腫的老高。林若愚又是發高燒又是做噩夢,床上生躺了一個月才緩過來。好了繼續綴著石頭練。再不敢對著他老爹喊半聲苦。

女孩子們不參加科考,搏功名。也就不用這麼自虐。見林若拙居然用這種方法練字,林若容萬分不能理解。年紀長了,臂力和腕力自然也跟著上去。筆鋒有力。何苦現在受這份罪。就是受罪了又有什麼用?難道還能參加科考,寫一筆好字讓考官刮目相看?有這功夫,還不如下在女紅上,繡個荷包、做雙襪子孝敬祖父祖母歡心才是道理。當下就覺得林若拙果然傻,也不勸她。只笑道:“六妹妹好毅力。我等是比不上。”

林若拙只一眼就看出她心裡是怎麼想的。也不多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樣是下功夫,一樣是終身受用。這就好比有人選文科有人選理科,隨各人愛好。

上午課程結束。各房女孩回各房吃飯。午休之後是才藝教學時間。江夫子也不是樣樣精通,她只懂畫和琴。想學的跟著她。另有一位李夫子教學女紅。

女紅是一個統稱,包涵的方面很多。大家閨秀不用練出一手繡娘手藝。她們學的,是如何裁衣、如何配色、如何描出漂亮的花樣搭配衣服。

當然,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家閨秀,僅僅靠上課是不夠的。更多的技能養成其實是在生活中。看的多了,用的多了,自然而然就融入刻骨。一片小小的布料拿到手,能說出是何種綢緞,做什麼衣服合適,有幾種紋樣,多少顏色。適合做裡衣還是外衫,亦或者大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