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此事?”
高履行微一沉吟,道:“我覺得方才來同書說得有道理,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當初朝廷平白無故讓他們降價,他們肯定不會答應,但是如今不同了,北巷搶走他們許多客人,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他們才主動降價。我在想,如果北巷是歸朝廷所有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北巷才穩定物價,這樣比朝廷直接跟他們商量要好得多。”
“的確如此。有競爭的物價才漲不起,以前他們囤積糧食升高糧價時,事先都是背地裡商量好的,而韓藝不是誰的人,而且還是外地來的,一直都受到不少人排擠,故此才會形成這種競爭。”長孫無忌道:“那你的意思是,你希望朝廷出面保北巷?”
高履行搖頭道:“若是如此的話。兩市恐怕會不服,朝廷也沒有理由幫助韓藝。而且我們幫的了一回,幫不了兩回。我方才那麼說不是針對兩市與北巷之爭,而是我認為朝廷可以適當的對市場放寬一些,增加一些商人進來,讓他們彼此競爭,這樣朝廷也便與調控。”
韓瑗道:“太尉。這事我也早就想跟你說了,我認為韓藝當初說的非常有遠見,貞觀時期,中原百姓剛剛經歷數十年的戰爭,誰也不想打仗。而且良田荒廢,人口少,故此均田制才能完全的實行下來,但是如今人口激增,而土地是不會變多的,另外,土地兼併現象也而是愈發嚴重,朝廷是否能夠將商業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用來配合我朝的均田制。”
長孫無忌輕輕一嘆,道:“不瞞你們,自從韓藝上回說過這事之後,我這些日子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歷朝歷代都有土地兼併的現象,難以阻止,既然如此,只能另闢佳境,而散貧民於商,這的確是可行的,可是,商貴在動與通,而均田制貴在靜與閉,一靜一動,截然相反,倘若朝廷放寬通商,那麼就必須允許百姓自由去各地通商,百姓一走,這田地可就荒廢了,故此這可不能輕易放寬,否則國之本將會動搖。”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這事不能操之過急,得步步為營,朝廷可以將放寬通商侷限於長安城內,畢竟長安是狹鄉,很多百姓都沒有分到多少土地,如果能在不動搖國制的前提下,幫助他們謀求生計,那也未嘗不可,而且長安是京師,倘若有錯,也可以及時改過來,不會引起太大的動亂。”
高履行微微笑道:“還是太尉你想的周到。”
長孫無忌擺擺手道:“老了,思維不如那些年輕人敏捷了。韓藝有句話說的非常好,治國之道,得與時俱進,為臣之道,同樣也是如此。但是我大唐幅員遼闊,我們這些大臣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軒然大波,故此爾等一定要切記,決不能急躁。”
“我等一定謹記。”
。。。。。。
。。。。。。
北巷。
在顧傾城的煽動下,韓藝左擁右抱的夢想破滅了,孤零零的一個人圍著爐火,那是何等的淒涼。
幸好,他還有茶五。
茶五因為有很多事要做,故此他並未去兩市。
“你確定錢大方他們都去了兩市。”
“確定,確定,我親眼看著他們離開的。”
“那他們將店鋪關了沒?”
“那倒還沒有。”
“呵呵!那行,我先去淘寶大市場看看。”
韓藝拍了拍茶五的肩膀,笑道:“這段日子辛苦你了,改日我出錢請你去中巷和南巷玩。”
“啊?”
“你不喜歡麼?”
茶五搖搖頭。
“差點忘記你就是在這裡長大的。”韓藝一笑,又道:“這樣吧,我到時給你一筆足夠你在長安任何地方瀟灑的錢,至於去哪裡,今晚好好考慮考慮。”
“哎!”
茶五點了下頭,突然覺得這話有些不妥,又是一臉尷尬的望著韓藝。
韓藝哈哈一笑,道:“我先出門了。”
出了鳳飛樓,他就去到了淘寶大市場,裡面同樣也是冷清清的,那些小攤主個個都是愁眉苦臉。
“韓小哥。”
還是那陶老伯最早發現韓藝。
大家一見到韓藝,面色一喜,立刻都圍了過來。
“大家好!”
韓藝拱拱手,突然向陶老伯道:“陶老伯,記得你當初賺錢賺得痛哭流涕的,險些沒有昏厥過去,現今沒錢賺了,你怎麼又不哭了?”
這陶老伯是一個實誠人,還真的思考了一下,隨即憨厚的說道:“咱以前都習慣沒錢了,一下賺那麼多錢,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