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部分

求研發裝有前射機槍的新偵察機,不過我反對用專用戰鬥機改裝水上飛機。”

“陛下,這是為什麼?”提爾皮茨有些疑惑的問到,研製新的水上偵察機自然早已提上了日程了,隨著陸軍航空隊的新飛機的入役,海軍自然看不上翠鳥了,在新飛機的研發要求中增加空戰能力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反對專用水上戰鬥機的理由是什麼?

“戰鬥機的任務是確保制空權,它們一切的設計都應該是以與敵方飛機交戰並獲勝為前提的,然而水上戰鬥機安裝的浮筒增加了飛機的重量,而且增大了空氣阻力,這會導致戰鬥機的速度、爬升、航程全部受到影響,一款在空戰中不能發揮出最優秀效能的戰鬥機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約亨這樣的說法自然是走了極端,任何單純只考慮飛行效能的戰鬥機往往弱點也很突出。比如將減重發揮到極致,結果變成了鋁製打火機的零式艦戰,或者座艙蓋必須由外部開啟,導致飛行員無法跳傘的米格…1,還有起落架間距設計不合理,降落經常出事故的bf…109。但是現在是1908年,發動機功率低,使用帆布蒙皮的飛機可不需要考慮什麼防彈裝甲板,自封油箱,可收放起落架,所以全力保證飛行效能的說法沒什麼問題,約亨就差喊出那句“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攻擊了”。

“您的意思我明白,能夠保證最佳的飛行效能當然好,可是陛下,如果要按照您的要求,我們還是得使用常規起降的飛機,那麼降落的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啊。”提爾皮茨疑惑的問到。海軍也不是傻子,能夠使用效能更好的飛機當然好,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使用風險係數太高了。

也不怪海軍一時半會想不到解決辦法,慣性思維和長久以來的認知讓他們根本不敢想象一艘艦船完全沒有上層建築是怎麼樣的。

歷史上英國人有著最為豐富的艦載飛機使用經驗,一戰前期建造、改裝過10艘水上飛機母艦,並且在其上進行常規起降試驗的皇家海軍,依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想不出用直通飛行甲板來解決問題。

而用暴怒號大型輕巡巡洋艦,卡文迪許號輕型巡洋艦改裝的所謂航空母艦也是前後兩段式飛行甲板,艦橋將飛行甲板一分為二,前面用來起飛,後面用來降落。直到戰爭結束,由客船改裝的阿爾戈斯號才成為第一艘擁有直通飛行甲板的平原型航空母艦。

即使有了阿爾戈斯號這樣的例子擺在面前,英國人也並沒有立刻意識到這才是航空母艦應該具有的形象,暴怒號和懲罰號(卡文迪許號改名)依然保留著自己無用的前後飛行甲板直到1922年。

所以約亨發現自己不給海軍直接點明航母應該是怎樣的,恐怕這群傢伙真的能給你拖個4…5年都摸不清楚正確的方向。

嘆了一口氣後,約亨頗感無奈的說到:“如果飛機降落時會撞到上層建築,那麼把整個上層建築全拆掉不就好了嗎?將飛行甲板延長至覆蓋整個艦體,這樣不就不會出現飛機撞上上層建築的問題了?而且如果飛機降落不成功,前面還有足夠的長度供他重新起飛,然後再進行第二次降落。”

“全部拆掉?那樣的話排煙怎辦?煙道要怎麼設定?航海艦橋、羅經艦橋要怎麼安放?而且沒有機庫的話,航行時飛機全部繫留在甲板上嗎?”提爾皮茨立刻爆出來一連串的問題。

提爾皮茨問出來的問題全都問到了點子上,這些問題的確是航空母艦誕生初期所面臨的一系列技術難點,但是這對於對將航母發展之路爛熟於胸的約亨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阿爾弗雷德,使用這種覆蓋全艦的直通型甲板的好處可不僅僅是方便飛機起降啊,至於你說的這些問題都有辦法解決,光用嘴巴說你可能比較難以理解,你先稍等一下。”一邊說著,約亨一邊拿起了桌上的筆。(未完待續)

正文 第380章 日常黑龍驤

看到皇帝陛下在紙上寫寫畫畫,提爾皮茨好奇心大起,陛下已經很久沒有親自插手艦船設計了,這次又能像以前一樣給人驚喜嗎?正想著,約亨就已經將第一張紙遞了過來。

提爾皮茨接過來一看,紙上畫著艦船的三檢視,正如陛下所說的那樣,平整的甲板貫穿整艘艦船,高大的幹舷讓這艘艦船看上去上部重量巨大,穩性差,受側風影響嚴重。而且光禿禿的甲板上沒有任何上層建築,也不知道如何佈置航海艦橋,煙囪也以十分奇怪的形態從右舷伸出。

以提爾皮茨的眼光來看這是一艘無比怪異,而且設計十分有問題的艦船,不過見到皇帝陛下還在繼續低頭寫寫畫畫,提爾皮茨只得將疑問壓在心底,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