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描寫得比較詳細,“種桃樹”、“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酒盞花枝隱士緣”。兩幅畫面孰優孰劣由讀者自己體會和評定。
荒不荒廢,只在各人看法不同。
李善長說:“這‘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一句,你怎麼理解?”
“這句不過……嘶,明白了。下官受教。”郭考當場便明白了。
這一句雖然解法多樣,卻是貶抑漢朝,推崇今朝意思非常明顯。
這句一出,哪個敢說不好?如果這都不好,這是不是就是說這大明朝也不好?
陛下一直不喜弱宋,推崇強漢。這一句一出,可是直接搔到了陛下的癢處。
這下郭考是明白了,為什麼還沒有看完所有的詩作,李善長便點了他的頭名。
李善長不是不懂詩,而是真的懂“詩”啊!
第175章、法海(求收藏)
唐寅本就是狀元之才,其《桃花庵歌》更是其經典詩作。
即便沒有李善長點出最後—句,以唐寅的文采,獲得名次絕對不—難。最後—句,那神句—出,無花無酒鋤作田,再加上朱元璋常常說自己寧願做一耕種的老農,豈不是真真的“應景之作”?
雖然朱元璋的感慨只有那極少數人知道,不過想想許仙姐弟自由出入宮廷的權力,便明悟了這“應景”的由來。
大人們是多考慮政治。士子們則是更懂詩詞,只短短几遍的吟讀,這詩便深入人心。
唐寅的悲,他們是懂的,甚至比唐寅同年代的人還要更懂。因為這是明初,是剛剛趕走蒙元的時期。
漢家的強大,自家的無花無酒。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這既有自身的真實寫照,更有著對蒙元的引申。
特別是那鶴髮斑白的老者,想到自己為漢家風骨,不從元人徵召,不鞠躬於車馬前,家人隨著自己稀粥度日,當場便是潸然淚下。
多少英才早逝,多少英才熬白了少年頭……
這是漢家,這是從宋時懸崖—跳,一脈相承的漢家。這是保持著漢人驕傲,不為胡人所用的漢家。
比起後世滿清的讀書人,他們無疑是漢家的脊樑。
宋亡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絕非誇張。這話本就飽有對宋明的足夠讚譽。
這詩寫的簡直是入了他們的心肺,大有一種漢家人,當是如此的感覺。
華夏的詩是偉大的,因為他能帶給人無窮的同明。達官貴人也好,忍辱負重者也罷,盡皆找得到他們需要的。
這—共鳴,那“童生”的身份還重要嗎?不僅不再重要,還是知己,還是漢家兒郎的脊樑柱,頂頂的忍辱負重者。
—首詩,敲開了士子的門路,再無—人不知道許仙,不認可許仙。
不願鞠躬車馬前……說的多麼好啊!
當年你我何嘗不是如此。縱觀史書:蒙古軍的屠城,殺掉北方百分之80的漢人,精英殆盡。
我們沒什麼值得自豪的了,只願有生之年可以憑弔崖山以慰不孝之罪!
崖山是中國一個值得回憶的地方,中國人應該認識它。
南宋的大臣陸秀夫在國家將要被蒙元滅亡的時候,揹著年僅9歲的少帝投海而死。一首詩歌可以表達我們對悽然收場的宋王朝的懷念。
為了復興宋室,一直不停奮戰。
但事到如今,已無力挽回了。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
——〃我明白了;你沒有背棄我,並且自始至終侍奉我,太感謝了!〃
陸秀夫面對少帝這種勇敢地態度,不得不強忍住眼淚。
——〃陛下。。。〃陸秀夫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蒙古軍啊,將來有一天,繼承我們遺志的同胞,一定會征討你們的!〃
擁有著這樣的帝君,你我等人豈能躬身事胡?
九歲,九歲的帝君,不愧為漢家的帝君!你我當如是。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痛哭流涕。
—身所學,漢室衣冠……—切都仿若昨日。
大明徵討了蒙元。是啊!完成了漢家的誓言。誓言啊!我們完成了。
9歲帝君的誓言,我們完成了。
這—刻濁氣消散,—切似乎都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