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鎮江西北面的金山,都抵擋不住太平軍的攻勢。

楊秀清對揚州志在必得,又從天京派出大部隊來協助,將清軍的駐防軍全部擊潰,託明阿率部向北撤退。

太平軍於4月5日攻克揚州,斬殺清廷知府世焜和參將祥林。德興阿獨自率領騎兵,左衝右突,無法站穩腳跟。

1856年,咸豐六年(13)

太平軍從萬福橋威懾裡下河,江蘇布政使文煜領兵將太平軍擊退。

清廷接到敗報,將託明阿、雷以箴和陳金綬全部免職,命令德興阿以都統銜充任欽差大臣,接管江北清軍,少詹事翁同書給他當副手。

德興阿急於有所表現,於4月17日率領江北清軍從太平軍手中奪回揚州。太平軍撤向江浦,分兵襲擊浦口。清軍總兵武慶退保六合,太平軍追逐攻擊。向榮派張國樑率部渡到江北,駐紮在龍池,以為聲援。

太平軍從毛許墩一路放火,來到龍池。張國樑嚴陣以待,等到太平軍靠近,便揮軍出擊,將太平軍擊退。

張國樑隨後追擊,來到水家灣,碰到溫紹原帶兵從六合趕到,兩軍夾攻,大獲全勝,迫使太平軍撤回浦口。

張國樑聯合江北清軍的騎兵,向葛塘出擊,打敗太平軍,又於4月22日攻克浦口,於4月27日攻克江浦。

安徽南部的太平軍仍在東進,於5月2日攻克毗鄰浙江的寧國,向榮不得不派部隊應對。

吉爾杭阿率兵圍攻鎮江,長久不得要領。他認為攻堅不如斷絕城內太平軍的糧食供應,便命令知府劉存厚率部進佔鎮江以西四十里的高資,在煙墩山修築三座壁壘,截斷太平軍的糧道。

楊秀清知道這一招的厲害,連忙派出幾萬精銳,由陳玉成和秦日綱指揮,開到高資西南方約七十里處的句容。陳玉成冒著清軍的槍林彈雨,坐一小舟,冒死直衝到鎮江,和守將吳如孝取得聯絡。陳玉成、吳如孝會同秦日綱率部同時挺進高資,內外夾擊清軍,圍攻劉存厚的軍營,斬殺清廷知縣松壽和鹽知事張翊國。清軍將領大為驚駭,都閉壘不出,只求自保。

滿洲鑲黃旗人吉爾杭阿手下只有幾千兵力。有謀士勸道:“賊寇爭搶運糧的道路,鋒銳不可阻擋。如果我軍放棄高資,那麼鎮江的賊寇為可以活命而慶幸,必定不會出來逼迫我軍了。”

吉爾杭阿失望地說:“我深受國恩,如果今天可以一戰而勝,賊寇糧食斷絕,則巢穴就會傾覆,這比久攻不克強多了。”

說罷,他便騎馬馳入劉存厚的軍營。太平軍見清妖巡撫到了,將他重重包圍。吉爾杭阿登高了望太平軍,中炮而死。劉存厚想把他的屍體送出軍營,無法突圍,血戰而死。副都統繃闊已經突圍出來,哭道:“我與吉公一起入營,他死了,我怎麼還好意思活著!”說罷便投江自盡。

向榮聽說巡撫有難,派張國樑火速趕去救援。6月17日,張國樑率部在鎮江丁卯橋打敗太平軍,又在五峰口的磨笄山交戰取勝。

清軍將領們得到探報,聽說張國樑殺來了,膽子頓時壯了起來。餘萬清等人率部從徒陽運河出擊,李鴻勳率部從丹徒鎮出擊,福興等人的騎兵也從京峴山出擊,與張國樑的部隊會師。

張國樑率部四面兜擊,太平軍招架不住,向九華山撤退。張國樑命令部隊趁夜襲擊太平軍軍營,迫使太平軍棄營而逃,張國樑率大部隊追擊。清軍遊擊張玉良也在東陽甘家港打了勝仗。

於是,增援的太平軍全部返回天京。楊秀清又派兵攻佔天京南邊一百里處的溧水,向榮也分兵到溧水對抗。

這時候,江蘇戰場的清軍對向榮和張國樑寄予厚望。清廷內外,盛讚向榮的江南勁旅,江南大營的聲望遠遠超過江北大營。各路清軍屢屢告急,向榮早上接到警報,晚上就派出援兵。他還天天派兵攻擊天京城外的太平軍壁壘,和長江之濱由太平軍控制的要隘。

楊秀清得到探報:清軍江南大營的營壘空虛,炊煙一天比一天少,推測向榮派出許多兵力遠征,留守的兵力很少。於是,太平軍將領們日夜謀劃,想一舉端掉清軍的江南大營。

江南大營危機重重,向榮沒有察覺。清軍將士由於不能及時得到軍餉,作戰時忍飢挨餓,心中大為不滿。

楊秀清抓住這個有利的戰機,在清軍對鎮江的包圍潰散以後,立刻決定夾攻江南大營。他悄悄約好鎮江的太平軍部隊,從東向西運動,逼近天京,從背後攻擊清軍。天京城內的太平軍部隊則從西向東出擊,與之呼應。溧水和金柱關等處的太平軍部隊在附近的山下攔截。楊秀清本人親自率領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