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正陶醉於自己與西方文化思潮及生活方式的親近與瞭解上而洋洋自得。他們從國外中產階層身上看到了更加光明的前途,也明確了自己努力的目標與方向,這目標正激勵著他們為實現生活的夢想而不懈地奮鬥。他們所推崇的不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們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更偏向於西方。西方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和價值標準成了人們推崇與追隨的榜樣,任何事物一旦沾上了歐風美雨,都似乎立刻顯得高雅了起來。這種情形已經招致人們的一些批評。一位建築評論家就曾撰文批評中國房地產業盛行著的三大流俗,第一位的就是“媚俗”,其典型表現即在於“歐陸風格”。他舉例說,在上海金茂大廈舉行國際招標時,那些來自歐洲的建築師們就被“歐陸風格”難住了,因為他們只知道“希臘古典”、“羅馬古典”、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等源於歐洲的建築風格,卻不知道什麼是“歐陸風格”。這位建築評論家認為,國人所崇尚的所謂“歐陸風格”,大抵就是西方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的殖民地風格,但在目前的中國,它原先所具有的殖民成分已為時間所濾去而成為國人喜聞樂見的建築形式。賀承軍:《房地產界三大俗》,《社會學家茶座》2003年第2期,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第107頁。網上也有文章諷刺所謂“國人的九大中產趣味”,其中赫然在列的就有星巴克與LOGO以及聽《拉德斯基進行曲》時的掌聲。此文這樣調侃所描述的中產趣味:(1)陳逸飛產品,足跡遍佈時尚和流行文化的諸多領域;(2)餘秋雨散文,旅行、懷舊、格調、煽情的中產趣味主要元素基本上都具備了;(3)懷念羅大佑,步入中年的懷舊群體的青春騷動;(4)王朔酷評,“躲避崇高”的“無知者無畏”精神;(5)組私家車隊去西藏、“迴歸自然”,“迴歸”成了炫耀與炒作,多少有點小人得志;(6)看王家衛、周星馳,庸俗、通俗成了前衛、藝術與文化;(7)“……主義”,吃喝拉撒全套上了文化的名頭;(8)星巴克與LOGO,因為它們的洋出身,連帶著說的人都身份不同了起來;(9)聽《拉德斯基進行曲》時的掌聲,現場的鼓掌,體現出我們這些第三世界觀眾身上原來竟也流淌著跟歐羅巴皇室、顯貴們同樣的血液。//lady�163�/item/020326,2002年6月5日。布迪厄在討論階級之間的趣味區隔時,強調以家庭出身為代表的階級屬性對於個人的影響,以及教育經歷在個人趣味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對中國新中產階層進行探討時,我們不僅應該注意到布迪厄所討論的這些方面,中國中產產生時期的特殊社會環境,外來文化對這一階層生活方式及階層趣味的影響,也應該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想象:中產階層的文化品味(2)
中產者的品味意識
不少受訪者都相信,品味確實是個人文化修養、文化素質的一種表現。人們普遍強調品味與個人素質的高度相關性,高校教師N4說:“品味跟他有多少錢並沒有太多的關係,關鍵是看他的氣質,你說那些整天出入賓館酒店的人就是有品味的人嗎?我看不一定。”年輕人說得更為直率,27歲的G7直言,品味其實“就是你這個人,就是你個人的選擇水平。”經濟因素與消費模式也受到人們的強調,G3說:“什麼是品味?什麼是格調?我覺得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一方面,我認為品味就是錢的問題,很廉價的東西常常沒品味,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基本上是這樣子。你在地攤上買東西,你能有品味嗎?你能買到有品味的東西嗎?我們常常說的有品味的東西通常價格也不會太低。另一方面,我覺得品味也不純粹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打扮得珠光寶氣,但你也會覺得俗。這中間可能牽扯到個人的內在修養的問題,就是說衣服是一樣,但穿在不同人的身上可能效果就不一樣。一個沒有內在修養的人可能花錢很大方,但他沒有品味。因為消費本身就是個人個性的一種展現,你可以時尚,但你如果只是別人怎麼樣,你也怎麼樣,你說你有品味嗎?你連自己的選擇都沒有,沒有個性,就沒有品味。……所以我認為有品味,就是你自己會發現適合你自己的東西,你的生活會得到與眾不同的表現。品味可能是一種內外結合的東西,只有高檔消費並不能說是有品味,還要會選擇,會自我設計,這也是很重要的。”同時接受採訪的G6認為:“品味也罷,格調也罷,都是與你的經濟狀況和消費水平相關的。如果你的經濟狀況差一些,消費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就談不上什麼品味……只有經濟水平上去了,當你的需求也上來時,你才會顧及到這些。有了衣服還不行,要式樣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