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頁

其實中心思想就是:陛下您都病成這樣了,琢磨琢磨立儲的事吧!滿朝文武都感覺到了皇帝面色不善。嗯……都說&ldo;三十而立&rdo;,皇帝這離著&ldo;而立之年&rdo;還差著幾年呢,就被勸立儲,算是被間接鑑定為&ldo;命不長了&rdo;。御史大夫開頭的歌功頌德雖然每句話都是真的,但明顯是為了給皇帝壓壓火才會這麼寫出來……這火大概還是壓不住呀……滿殿沉寂,安靜到有人忍不住抬眼偷覷,暗想皇帝莫不是好不容易醒過來又被御史大夫氣暈了……靜了半天,可算看到他冕前的十二旒一晃,聲音平靜如舊,只是添了一聲很有些哀傷的嘆息:&ldo;朕知道自己進來身子不濟,儲君的事是該考慮。朕尚無皇子,立誰為儲,眾卿議一議也好。&rdo;☆、初定文武百官沒注意到良王的一張臉瞬間陰沉了,四下議論著,各出各的主意,各有各的道理。其間倒不乏有人提出先立後,這回倒沒什麼爭執了,本著&ldo;圓陛下個遺願&rdo;的原則,什麼出身什麼禮數那都是天邊浮雲,隨便吧!良王聽得直鬱結於心:你們倒是……早答應啊!早說這話啊!你們知道他現在安的什麼心思嗎!賀蘭世淵把&ldo;將死之人&rdo;演得十分到位‐‐數日之前,朝中還爭立後之事爭得熱鬧,他一個人舌戰群雄,甭管大臣們怎麼不同意他就是半步不退;如今……朝臣們再無反對意見,對於立沐容為後一事一片贊同之聲,皇帝卻是神色懨懨,一副無關緊要無精打采的樣子。直讓前陣子反對的朝臣們心中有愧,怎麼就鬧得成了&ldo;遺願&rdo;了呢!鑑於皇帝對立後之事再無興趣,這事雖是中間有人提了、引得一片贊同,但到底是繼續不下去,話題很快又從立後轉回了立儲上。賀蘭世淵沒有皇子,如是當真駕崩,要麼傳位給幾個弟弟,要麼挑宗室子嗣過繼到膝下繼位。朝臣們更傾向於後者,如此過繼到底是正經小一輩,也算是傳給兒子。便算是撇開這輩分不說,親王們最小的也十五歲了,各有各的封地、各有一方勢力,不管皇位給誰,總會有其他人不服的吧?到時候鬧得天下大亂可不是個好事。但是算起來……目下宗室的子嗣也不多。自然還是要從近親裡挑,皇帝在一干兄弟裡已是最長,也才二十四歲,無子;下面的弟弟們,就行二的和王和行五的靖王有子,其中靖王目下還就這一個兒子,&ldo;搶&rdo;過來不合適;和王倒有倆兒子,但他自己膽小怕事,兩個兒子據說也是,擔不起大任啊!選項很少,認真負責的朝臣們爭來爭去爭不出個所以然,別說說服同僚了,就這麼三個選項,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於是&ldo;病入膏肓&rdo;的賀蘭世淵微笑著拋磚引玉:&ldo;眾卿也不必非從這三人裡選,如是不行,從一干親王中挑一個也可。朕必定安排好各項事宜,避免大亂。&rdo;殿中安靜了好一陣子,良王憋得想先眾人一步推個別的&ldo;選項&rdo;出來,免得安靜過後注意力就全投到了他身上。權衡一番,肅然一揖:&ldo;陛下,臣弟聽聞五哥靖王賢能,封地庖歌一片祥和。且五哥已有子,若承繼大統,可直接立其世子為太子。&rdo;語罷贊同一片,靖王的賢名那也是遠近皆知的,賀蘭世淵挑眉淡睇著良王,不語。俄而到底還是起了反對聲,有人道:&ldo;靖王雖是素有賢名,然則庖歌一地本就太平,靖王不過維持其祥和,未有甚大作為。再則靖王生母早逝,由先帝修媛荀氏撫養,與荀氏之子興王私交甚密,興王謀反在先,靖王怎能為帝?&rdo;這理由說起來有點牽強,但到底不是說不過去。良王一個眼風掃過去,氣結。說話的是禁軍都尉府指揮使蘇硯,算起來是皇帝和良王的表舅。良王怎麼就覺得……這蘇大人八成是知道內情故意找茬呢?!如此一番話不僅是讓原本表示贊同的朝臣有點動搖,更把話題牽到了&ldo;生母是誰&rdo;的問題上,接著順水推舟地論起了嫡庶之別‐‐這回,目光還是齊刷刷地投向良王了,剛才推舉靖王算白費功夫,眾人的眼中分明寫著:你是除了陛下以外唯一的嫡出啊殿下!看得良王頭皮發麻……同時,沐容和十雨正在成舒殿側殿下著棋‐‐跳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