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袁燁這個人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倒也安安穩穩的過了二十年。
結果……
前幾個月就出事了。
因為遼城的位置特殊,遼城的地位在大梁朝也是極為重要的,再加上幾十年前還有穆宗那件事,因而朝廷對遼城的掌握力度不高。
大梁實行世兵制,軍籍是世代承襲的,而為了解決軍餉問題,更是實行囤田制,邊地軍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軍丁兩分守城八分屯種,每個軍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給耕牛、傢俱和種子,並按份上交糧食。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兵源不愁,亦能讓軍隊自給自足。
這樣的制度是太祖立國時確定的,太祖更因想出了這樣的制度而自得不已。
囤田制實行了百餘年,到得如今雖然漸漸能看出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大方向上總還是好的。
每年的秋收之後,屯軍收穫的糧食六石由該軍自取,餘糧交至軍倉。
這是每個衛所裡最重要的事,因而秋收交糧時這些事都是交由了各衛所的千戶統一負責,袁燁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雖然與遼城隔了不遠的北夷今年似乎有些乾旱,但遼城這裡卻是意外的風調雨順,屯軍種植的糧食更是大豐收,都沒用袁燁怎麼操心,他手下的屯軍就都將糧食交了上來。
袁燁也是個謹慎的,為了怕夜長夢多,這些軍糧收上來之後就立馬喊著人一起交到了軍倉去。
第358章
原本,這件事就應該這樣了結了。
但袁燁沒想到,才過了幾天的功夫,就有上面的人找了上來,而且還直接以一個貪腐軍糧的罪名將他抓進了獄中。
袁燁自然是覺得冤枉的。
他手下的屯軍上交的軍糧他都已經交到了軍倉裡去,軍倉也是有記錄的,為何會突然有了這樣一個罪名?
軍糧至關重要,但凡涉及到軍糧的貪腐,衛所都是絕對不會放鬆的。
因為袁燁一直喊冤,上面的人對這件事倒也確實作了清查,這一查就查出問題來了,袁燁明明是將軍糧交到了軍倉之中的,當時還簽字劃押了,但這時再查卻壓根兒就沒有了他上交軍糧的記錄。
就好像……
一切都是袁燁的想一般。
徐慧英說到這些,哭得跟淚人一樣,整個人看起來再狼狽不過,“……夫君他一輩子謹小慎微,更不與人結怨,突然遭此橫禍竟連半點頭緒都沒有,連是誰在暗害他都半點不知,如今這件事因滋事體大,已經上報到兵部,夫君也被押解回京,若是再不能洗清冤屈,只怕就要判個秋後處斬了……”
徐玉見眉頭微擰。
袁燁是千戶,下面也就管著一千人,就算他下面的人全都是屯軍,也不過一千人而已,每人上交六石的糧食,也不過是六千石。
出了貪墨軍糧之事,不想著將軍糧追回來,反而這麼快就上報軍部,而且還要秋後處斬?
徐玉見將這個疑問問了出來。
徐慧英聽到“處斬”這兩個字,又忍不住落了淚,然後才斷斷續續地道:“聽說是因為如今各邊軍都不乏貪墨軍糧之事,所以兵部這次是要殺雞儆猴……”
無疑,袁燁就是殺雞儆猴之中的“雞”了。
大梁的軍糧都是由屯田制度來自給自足的,若是這樣的制度因為貪墨而遭到了破壞,對如今的大梁來說絕對是不能接受的。
是以,兵部會從重處理,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不過……
這次要被從重處理的,卻是袁燁。
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了一遍,徐慧英連忙又道:“恬姐兒,你姑父絕不是那等會貪墨軍糧之人,這件事定是有人在其中搗鬼,你姑父早先就與我說過,軍中如今的風向有些不對,哪裡能想到這把火竟然會燒到了他身上……”
說完話又是一陣痛哭。
徐玉見搖了搖頭。
她大概知道徐慧英為什麼會找到她這個從未見過面的侄女這裡來了。
遼城的衛所正好是隸屬於中軍都督府,就算軍丁犯罪當由兵部來處置,但沈熙怎麼說也是中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再加上沈熙還是郡王,若沈熙願意出手的話,袁燁說不定還能有一線生機。
畢竟,徐慧英堅持袁燁是被人陷害的,只要有人願意發話重新徹查,一定能讓袁燁洗脫冤屈。
徐玉見想了想,卻沒有急著給徐慧英答覆。
雖然她和徐慧英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