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家,才下午3點。
趁著有太陽,按照書裡介紹的,把一些蘑菇處理一下,在竹簾子上面晾曬起來。
空間中還留著一部分鮮蘑菇,這些幹蘑菇等乾媽走的時候可以拿走。
不處理幹,也放不到那個時候。
這東西在京城可是有錢都不一定買到的好山貨。
把鱘鰉拿出來。
放在大桌子上。
空間就是這樣,活的東西,只要不掙扎,基本都能收進空間。
進了空間之後,再拿出來就會死翹翹。
這魚也一樣。
拿刀開始剃肉。
把肉分下來,就算乾媽到時候吃到了,也最多就是說肉不多,不能存放太久,就不能讓她拿走。
還有就是可以炒魚肉鬆。
肉剃光了以後,骨頭上肯定還有很多肉,煮一下,然後把肉全部扒拉下來,抄一下,就是肉鬆。
到時候用罐頭瓶子裝一些,讓乾媽也帶走。
趙常山心裡有了對魚的全部計劃。
開始了對魚進行了分解。
魚肉分成5斤左右的小塊。
全部收進空間中。
骨肉也都沒有浪費。
內臟收起來,丟進東邊的河裡,就算回饋大自然了。
晚上自己也試著做了一次紅燒鱘鰉,別說,味道真的不錯。
鱘鰉切片清蒸的話……味道也是可以。
趙常山這幾天都會去看一下小麥和油菜的成熟情況。
轉眼就到了8月17日。
今天是沈師傅說的可以住進新房的時間。
一大早吃完飯,趙常山就開始了收拾。
先是把帳篷給收起來。
這邊的生活用品也收起來。
住新房子嗎,是需要熱鬧一下的。
趙常山放了兩掛鞭炮。
以後就有大房子住了。
主屋寬度12米,長42米。
主樑是雙梁,長度用了3根大梁支撐。
二樓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趙常山居住的部分。
在上樓梯的東邊部分。
這裡什麼臥室 客房 廁所 洗浴間 書房 手工房之類的一應俱全。
西邊還有個大大的空間是個空著的,沒有割開就這麼敞亮的敞開在這裡。
趙常山準備把這裡做木工雕工或者其他的工作間。
由於上面吊了頂,也算一個隔間,同樣可以上去。
中間只有2米高,可以放一些雜物什麼的。
東邊房子中間是個2米5的過道,平均每間房有不到7米長 4米5寬。
而趙常山的主臥,是直接打通了兩間。
一間臥室,一間放衣服被子之類的。
最東邊靠近水箱這個房間,還有廁所洗浴間可以用。
趙常山給兄弟們選的房間不在樓上,而在樓下,樓梯旁邊的一間房,這房子也不算小,是樓上一半大小,長寬都是4米5,還有個大大的桌子。
這樣就不用委屈兄弟們了。
整面牆,密密麻麻的格子裡,放著的每個人的牌子。
在這裡每個兄弟都有個格子,而不是掛在牆上的。
而對面牆上,一面紅旗一面是團隊旗。
在這裡,地方夠大,旗也終於可以拿出來了。
房子在外面是看不到門的,需要一個機關才能把牆推開然後平移。
做的很巧妙。
把兄弟們都安置好以後,趙常山在餐廳這裡僅有的一張大桌上寫了對聯和福字。
每個大門上面都有。
又用主屋這邊的廚房做了麵糊。
拿著對聯開始貼了起來。
一直忙活到了12點,這才全部忙完。
在廚房做了一頓大餐。
給兄弟們也放了一大桌子。
今天高興,趙常山直接喝了一瓶。
晃晃悠悠的上了樓,躺在自己的3米的大床上閉眼就睡了過去。
趙常山先做的就是書房裡的東西。
一個巨大的書桌,然後就是書架。
前後也就用了兩天,書房給搞好了。
客廳的東西也用了幾天。
又給餐廳打造了一個大大的餐桌。
時間到了8月24。
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