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越像中國人不是嗎?就像這兒的蒙古人和土著。中國人在哈薩克草原上的影響力很大,但中國人來到這兒的時間卻又很短。對比俄國人的時間,中國人的活動所取得的成效太明顯了。我很不解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
馬丁說著把自己寫寫畫畫的那張紙遞給了阿爾賓杜爾馬茲,腦子裡還是一團亂麻。
在陳漢之前的韃靼帝國,經了百年的戰爭才徹底消滅了準噶爾蒙古王國,然後備受準噶爾欺凌的哈薩克人自然而然的對北京的韃靼人獻上了自己的膝蓋。
但是韃靼人對薪疆的統治並不穩定,直到陳皇帝八歲的那一年,韃靼人才徹底平息了薪疆土著的反抗戰爭。而陳皇帝起兵的時候還不滿十六歲。這中間的間隔很短暫。
對比俄羅斯進入哈薩克草原的時間來,中國人涉入哈薩克草原的時間短暫的就彷彿劃過天空的流星。
《每日新聞》是英國的第一流的大報,它是英倫最早的一份報紙,在中國北美戰爭爆發之後,就開始對中國派遣記者,馬丁並不是第一個,他是第三批來華記者。
作為一個嗅覺靈敏的記者,馬丁的眼睛並不僅僅盯向了戰爭,他還看到了哈薩克人對中國的服從態度,看到了土爾扈特騎兵的突然‘反叛’。
是的,在馬丁眼中,土爾扈特的這種行為可不是‘反正’,而是再標準不過的‘反叛’了。簡直是背叛的代名詞。
而且很講究研究‘背景資料’的馬丁,還從哈薩克人身上扒出了不少‘奧秘’來。比如對南京最狗腿的大玉茲,他們的民族構造很複雜,主要部落有康裡(即康居)、突騎施、杜拉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