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在征戰中崛起的雄主,阿加默罕默德很清楚眼下已經不再是一兩千年前,波斯帝國雄霸一方的時候了。
槍炮是比馬刀更加厲害的武器。
俄羅斯帝國的主要敵人雖然是奧斯曼帝國,但他們對於波斯王國在高加索一帶的附屬國也一樣虎視眈眈。歷史上的波斯,採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紛紛被英國人和俄國人擷取。到了20世紀初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波斯的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衝區。
所以說,波斯王國的危機已經近在眼前了。
阿加默罕默德汗很清楚波斯的處境,這些年裡也清楚地看到了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實力上的長進,說真的,這次的俄土第六次戰爭,奧斯曼帝國打的比上次戰爭強多了。
奧斯曼帝國的實力比之先前有了一個顯著的增長。
而波斯雖然依舊算是一個大國,但在如今這個時代,處境卻已然變得不那麼安全。阿加默罕默德汗可不相信俄國人會只衝著奧斯曼帝國時候,波斯王國將來也會受到俄國人的威脅。
而且英國人的船隻近些年也開始在波斯灣一帶和阿拉伯海遊弋,按照阿加默罕默德汗得到的訊息,英國人已經在暮色下手目標了。
阿拉伯海東邊就是印度,中國人如今勢不可擋的插手印度局勢,倫敦的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他們可沒信心依據自己所據的孟加拉邦,就抵擋住中國人的攻勢。他們必須在印度的西海岸和天方世界尋找足夠的支撐點,以來應對今後時間裡中國人可能會有的繼續西向。
潘昶帶領著一個加強團,首先入駐海西也就是那個飄著紅旗的裡海西海岸據點。
行軍路線不是橫穿裡海,而是從南方繞行。透過波斯王國的‘海岸線’,以最安全的方式抵到西海。
而在此之前,一大批中國的造船工匠和技師已經打靖海西向,乘坐著飛剪艏船,順著季風和洋流,以最快的速度抵到波斯灣的最深處,然後乘坐馬匹、駱駝直奔裡海南端的波斯港口。
陳漢對於波斯一共付出了1000萬華元,被阿加默罕默德汗兌換了大量的槍炮彈藥,同時中國的軍事學院也對波斯王國敞開了一個小口子。
不得不說,這對於波斯王國來,可是有著突破性的最大意義的。
中國人在跟奧斯曼帝國搭上關係之後,就徹底的無視波斯王國了。雖然民間的貿易並沒有真正的徹底斷絕,可是在官方領域,那絕對的是涇渭分明。
奧斯曼帝國對波斯有著深深地恨意。
中國奧斯曼同盟的一大前提,就是中國要同波斯撇清干係。
承天十七年是西曆的1791年。
農曆三月的高加索地區氣溫已經相當溫和,這兒比西伯利亞氣溫高多了。雖然不能跟真正的溫暖地區相比,可是軍隊的大規模行動,是早就開始了。
俄羅斯出動了上萬人的步兵,還有裡海艦隊和兩三千人的騎兵。
潘昶帶領的加強團,總兵力則才四千五百人不到,兵力對比,俄軍處於軍隊的優勢。
可是再大的優勢,在火力跟前也是徒增傷亡而已。
潘昶攜帶的不僅有大量的火箭彈,還有大批次的槍彈火藥和手榴彈。
西海這處戰略要點也不是什麼要塞式的銅牆鐵壁,更不是稜堡,而是一個配置了相當多的永久性防禦工事的陣地。但這已經足夠讓潘昶帶著官兵輕輕鬆鬆的將俄國人擋在外頭了。
沒有人知道,就是大量的俄羅斯里海艦隊的戰船蜂擁南下,跑來西海打醬油的時候。就在阿拉斯特罕的東面,橫跨過整個裡海北部海域,中國在裡海沿海的第一個軍事駐地裡。
大群的官兵正在賣力的挖著一道溝渠。
當這道如小河一樣寬,深有十尺的溝渠被挖到了裡海邊之後,早早就建起的水閘上提,滾滾的水流蜂擁而入,在這條溝渠的盡頭一艘三百多噸大小的單桅帆船緩緩地透過渠道,駛入了裡海當中。
如此的渠道,在這兒,整整有六艘。
天知道後勤部把一根根乾透的木料不遠萬里的送到裡海邊兒,是花費了多大的功夫。倒是以中國這個時候的技術儲備和實力,簡單的造起幾個幹船塢,那是小菜一碟。
1791年4月16日,就在俄阿斯特拉罕總督雅科夫費多托維奇巴甫洛夫親自抵達到西海的第三天,國防軍的六艘船在東南風的吹拂下一路西向,直撲阿斯特拉罕。
要遏制俄國人在裡海的海軍發展,第一要做的事兒,就是機會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