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師兄教導日日磨劍,但到底並非劍修,在尋得己身之道後,就不再這般研磨,只將曾經所習這一套劍法、那幾個劍訣,化入到青雲針鋒銳之中,使其寒光凜冽,有寶劍百折不回之利。
而他雖然並非劍修,可這劍法於他而言,也是悟道根基之一。
……若非習練劍法時更深領悟到四季輪迴的道理,他恐怕也還需得更多時日,方能自萬木生滅間領悟萬物生滅,從而推衍出生死輪迴之道。
這劍影壁顯然是為劍修參悟而成,初時面對,就將所有劍道上的領悟更為直觀顯露出來,叫觀想劍影壁之劍修細細窺得,從中尋出錯處,自行彌補。又或是叫人重複體悟,直到更加細緻,更加深刻。
于徐子青而言,他看到的卻不是劍道。
而是藉由這些意境、景象,不斷地打磨道心,將領悟融入到自身法道修行之上,匯進生死輪迴之道中。
徐子青心中已定,他沉住氣息,牢牢盯住那劍影壁,看萬木不斷輪迴衍化。
不知不覺間,就沉迷進去。
正如同周遭那許多劍修一般……都是如痴如醉,絲毫不捨得離開。
這般不知過了多久,徐子青元神一直在劍影壁中飄蕩。
每逢萬木一個輪迴,他總能體悟到一些關於生生死死的道理,將自身的小乾坤完善起來。
因有息壤與須彌芥子本身法則相助,他的紫府小乾坤也在不斷地進化、不斷地擴大,裡面的萬木也不知輪迴了多少次,生機吞吐,太極輪轉,那木之青龍空中呼嘯,盤旋不休。
劍影壁中萬木輪迴之時,小乾坤裡萬木也彷彿呼應一般,與其相和生滅,隱隱約約,就有一種韻律正在其中。
而每經歷一次輪迴後,木之青龍竟也要擴大幾分,過不多時,更是口吐青光,落入萬木之中。
正這時,那吸取青光之木就彷彿真正能呼吸一般,朦朧間有鱗甲生成,到下一刻又立即消失,恍若夢幻……
如此再三,終於鱗甲漸漸清晰,似乎為龍鱗,似乎為鷹爪,吸取青光越多之木,變化也越發明顯。就連氣勢,也越發強盛,甚至像是要有一種風雷之聲,自其深處而起。
隨後龍鬚生出、龍尾抽長、龍頭成型……終於形成真龍體態!
下一刻,龍目微動,就要張開……
就如同有春雷轟鳴,震天而響,徐子青猛然睜眼,元神歸位,居然清醒過來!
剛才那玄而又玄的意境,也隨之而脫離了。
徐子青醒轉後,再想要投入劍影壁去,已然不能了。
既然不能,他也不再多想,就往左側看去,就見到師兄仍舊闔目,正在參悟之中。
而在師兄身上,就有一股淡淡的殺意瀰漫,將他整個包裹住,如同一層無形罩子,將周遭一切隔絕開來。
……許是他與師兄乃是雙修道侶的緣故,他起身立在師兄身後時,卻能見到劍影壁上模糊影子,似乎是一團純粹的殺氣,化作了無數利劍,沖天而起。
至於更細緻一些的,他也不能看清了。
自知師兄短時候不能醒來,徐子青定下心,轉身往劍靈塔處走去。
他這時一看,印修仍站在塔前。
略猶豫,徐子青還是走了過去,開口問道:“印道友,如何了?”
印修氣質陰鬱,但見到了徐子青,仍算是給了個好臉色:“荀道友正在塔中,屠道友已去觀想劍道。”
徐子青順印修視線看去,果然見到另一方劍影壁前,屠錦籠罩在滾滾血色裡,正面對著劍影壁,氣息很是冷漠。
隨後,徐子青與印修又交談幾句,便知道不少。
原來自打他與師兄去入定以來,已然過了七八個時辰之久,這期間裡,屠錦闖過劍靈塔,卻是正在第十二層時敗下陣來,而印修也是同樣。不過儘管如此,他們二人也已是劍魂一煉的水準。
荀梁性情穩重寬厚,早年被師門逐出、受了磋磨,卻不曾因噎廢食,本性不變。而印修則不同,他因家毀人亡,險些憤世嫉俗,到後來終於復仇,性情也已變得有些孤怪起來。荀梁與他同為仙道修士,對他很是容讓,就主動叫印修先入劍靈塔去。
故而荀梁就成了最後一人。
徐子青點了點頭,抬眼看向劍靈塔層。
屠錦與印修皆能順利達至劍魂一煉,在他意料之中。他兩個磨練劍道多年,劍意大圓滿也不知過了多久,早已是到了極限,只欠一絲機會,就可捅破關卡。如今稍一打磨,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