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運輸、販賣等發了財;另一部分是高幹子弟及親屬,他們近水樓臺先 得月,比其他人更早地把握住了機會。 第二次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國家對個人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實行知識分子可以下 海經商、辦民營企業等政策,那些放棄公職下海的人,以及像郭廣昌、梁信軍等一類知識分 子中的赤貧階層抓住了機遇。 第三次是1999年後,美國人開始買中國的帳,以風險投資為領頭羊的外國資本開始進入中國 ,帶動了中國以IT、網路等行業為主要投資物件的創業熱潮,像王志東、張朝陽等網路英雄 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第四次則是在2001年7月以後,國內資本市場開放,中國政府改變以往上市的政策,由審批 制改行核准制,為金融領域的從業者創造了機會,像朱寶國、王文京等一批中國企業家迅速 積累了大量財富。 以上是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經歷過的四次發財機遇,那些藉此機會發財的人,成了時代的弄 潮兒,那麼,誰能抓住第五次發財機會呢? 2003年底以前,政府會再次劃定一個界線,確定哪些企業是對外開放的,哪些企業是對內開 放的。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裡,那些有資本運作頭腦的人將會遇到難得的機會。   。 想看書來
第五章 五分運氣(4)
時勢造英雄。國家處於轉型時期,每一次大的變革,都會為人們提供發財的契機,會造就一 批富翁,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抓住這樣的機會。在抓住機遇、追求成功的路上,一個人哪 怕是領先了半步,就會把眾多的人甩在身後;一個人如果慢了半拍,恐怕就會落後一大步。 智者領先一小步,愚者落後一小步,最終結果將會在兩者之間形成千裡之差。 機會垂青有準備的頭腦,欣賞冒險的精神。渴望成功的人,做好準備吧。   。。
第六章 六項要求(1)
成功在向我們每一個人微笑,但只把金盃獎給符合六項要求的人們。 1。智慧 別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 (1) 有了智慧,才能擁有其他的東西。 中國儒家稱之為“三達德”的“智、仁、勇”當中,智被列在首位。可見智的重要性。 別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一個成功者,並不一定非要有很高的才能,但他 必須要有智慧。 猶太家庭裡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負責啟蒙教育的母親們幾乎都會要求他們解答一個謎團: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了,你的財產就要被人搶光,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 孩子們少不更事,天真無知,大多數自然會想到錢這個好東西,因為沒有錢就沒有吃的穿的 玩的。也有的孩子會說是家中珍藏的價值連城的鑽石,有了它,還愁缺啥?可這些顯然不是 他們母親所要的答案,她們會進一步問:“有一種東西是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 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們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 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 你。” 別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在聰穎、精明的猶太人眼裡,任何東西都是 有價的,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揣在自個兒身上的無價之寶,是他們人生的惟一一枚 金幣。有了它,才能再去擁有其他的什麼東西。 (2) 巧妙運用自己的智慧 智慧通常是在對比當中顯現出來的。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 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兩年後,義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 獲得了世界冠軍。面對記者的提問,他還是那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解開了。他在傳中寫到:每次比賽前,他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 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 ;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他就以百米的速度 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二個目標後,他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 多公里的賽程,就被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如果,他把目標直接定在40多公 裡外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那麼他會跑到十幾公里就疲憊不堪了,而且他會被前面那段遙遠 的路程嚇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