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嵛、公冶勝、左丘穆分批攻打孟山楚營,不給防守楚營的那數千楚兵歇息的時間。
要知道,孟山楚營表面上的楚兵才有多少人?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而已,而此番用車輪戰攻打楚營的魏卒又有多少?
足足一萬五!
一萬五千魏軍打五千名楚軍,前者有充分的歇息時間,而後者,連喘口氣的工夫都沒有。
可能起初,那五千名楚軍是有意地放水,沒有反攻地太猛烈,好讓轅門繼續“保留”在魏軍手中。
可打著打著,他們是真打不過了。
整整兩輪,耗時四個時辰,就算是鐵打的漢子恐怕也早已累得提不起兵器。
而事實證明,孟山半山腰的楚兵並非是鐵打的漢子,他們在那四個時辰裡,其實早已經全軍覆沒。
別看孟山楚營如今還在楚軍手中,可眼下守衛著軍營的楚兵,早已不是四個時辰前守衛軍營的那一波人,原先的那些楚兵,已經被徐殷巧妙的殺光了,逼得鬥廉不得不從孟山內的掩體中,將他事先藏起來的楚兵調出來。
記得在一開始,楚將鬥廉還有些擔心,擔心魏將徐殷看穿什麼,畢竟他孟山楚營表面上的兵力大抵只有六七千、七八千,而至今為止,已有五千多士卒戰死,可“稀奇”的是,他孟山楚營依舊“展現”出足夠的兵力,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這其中有鬼。
然而出乎鬥廉意料的是,魏將徐殷對此沒有任何反應,繼續慢條斯理地,用車輪戰徐徐攻打著孟山,全然沒有像鬥廉所猜想的那樣,發現情況不對立馬撤軍。
彷彿咣地一聲在鬥廉腦海中炸響,他頓時就明白了:那魏將徐殷,早已看破了此事!
也就是說,在他鬥廉仍考慮著要將魏軍吸引在此地,因此做出了種種限制己方軍隊戰鬥力的舉動時,那魏將徐殷,正一邊暗自偷笑,一邊叫麾下魏軍收割著他楚軍的性命。
可笑他鬥廉此前還擔心若是他孟山軍營暴露出遠超於表面的戰鬥力,會不會驚退山腳下的魏軍,沒想到那魏將徐殷居然利用他這個考慮,不聲不響地就讓他損失了五千多名士卒。
更要命的是,因為魏軍使用了輪換戰術的關係,那五千多名楚兵的犧牲全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並沒有如一般情況那樣消耗掉魏軍士卒大部分的體力與精力。
而這,總結下來就是三個字:虧大了!
不可否認,楚國的軍隊向來不關注己方軍卒的陣亡人數,但這僅限於臨時招募的農民兵,而似楚國正軍這種正規軍,一仗損失五千多士卒,且沒有得到應得的收穫,那也是要被治罪的。
嘖!徐殷老狗……不愧是坐鎮汾陘塞十幾年的魏國老將,居然如此奸詐……不過,他真的看穿了我軍的戰術麼?
獨自一人呆在中軍帳內的鬥廉,他有些坐不住了,邁步來到帳內的桌旁,目視著擺在桌上的那一份地圖。
只見那份地圖上,清楚標記著孟山、相城、檀山、龍脊山等地理位置,除此以外,地圖上還擺放著三顆小石子。
這三顆小石子,其中兩顆被擺在孟山、相城、檀山這三地中央的平原地帶,所指代的無疑就是此刻正在攻打孟山的汾陘軍與鄢陵軍這兩支魏軍。
而還有一顆小石子,則孤零零地留在地圖上一掌距離外的遠處,多半就是指代著參與齊魯魏三國聯軍的第三支魏軍,商水軍。
“……”鬥廉望了一眼地圖上龍脊山的位置,隨即又望了一眼代表著商水軍的那一顆小石子,眼皮微微發跳。
半響後,他忍不住嘀咕道:“怎麼就不進來呢?……這第三支魏軍。”
他口中所說的進來,其實指的就是地圖上的一個袋口環境——孟山、相城、檀山,恰恰好形成一個袋口。
他鬥廉故意將孟山軍營的出入口設在孟山的東面,無非就是為了吸引魏軍從東邊攻打孟山。
這件事很順利,畢竟眼下,山腳下的魏軍確實已遭到了孟山與相城的兩面夾擊,只不過魏軍的實力非常強悍,即便被兩面夾擊,仍沒有絲毫潰敗之勢。
兩面夾擊無法制勝,但若是三面夾擊呢?甚至是四面夾擊呢?
按照鬥廉原本的計劃,他將魏軍引到孟山、相城、檀山三者間的平原地形,到時候,龍脊山的友軍再派一支軍隊迂迴繞到魏軍身後,徹底封死袋口,想來魏軍就算有五萬之眾,也不過是甕中的魚鱉。
不錯,這場圍殲楚軍的關鍵點,就在於龍脊山的楚軍。
雖然以往幾場事關符離塞的戰事中,龍脊山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