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才能成氣候。不過,除了新軍之外,其他的軍隊都是舊軍。舊軍中,忠心的,有戰鬥力的,進行改編重組為新軍。一些沒有本事的,又有點桀驁不馴的部隊,該裁撤的裁撤、該遣散的遣散……”
“大明不需要那些打仗不行,禍害百姓拿手的兵痞子舊軍!”
大明的舊軍隊,大多數皆已經爛到根子裡了。很多的軍隊,打著剿匪的旗號,但是做著和流寇差不多的行為,屠村攻寨、洗劫地方。失去信仰的舊軍,百姓普遍看不起軍人,於是舊軍隊就將百姓看做任意屠戮的羔羊。
簡單說,軍隊是一個既封閉又受到社會影響的群體。百姓們將軍人當做垃圾、渣滓,於是軍人就真的將百姓不當人,任意殺害、洗劫、強姦。舊式的明軍,就是因為失去了榮譽感,赤貧,加上跟上了一些道德很低的軍官,於是和大多數軍人和土匪沒有兩樣。
關寧軍雖也顯得非常的野蠻、粗魯,但是至少還是屯田養兵,軍紀其實比之劉澤清、左良玉之輩搶劫養兵的軍隊,紀律稍微好一些。
舊式軍隊中,稍微有點理想化、軍紀好的,是像盧象升、秦良玉的部隊。不過,盧象升、秦良玉是靠著人格魅力,身體力行的和士兵同甘共苦,用來極高的道德來感召士兵。其他的軍隊長官,大多數自己的私人品德就很差,就更別說去約束軍隊的紀律了。
壞掉的舊軍隊,集中了大量的人渣、土匪、敗類。指望這些舊軍隊救國救民,這是非常扯淡的事情。
而新打造的軍隊,高軍餉、高素質,並且,從一開始,就將他們打造成,類似於歐洲的騎士貴族一般的存在。與此同時,要堅決與舊軍劃清界限,讓百姓知道,新軍和舊軍不同!
要讓老百姓們意識到——做壞事的是舊軍,新軍全是好樣的!
以皇家新軍這個特殊含義的番號,令他們區別與舊軍隊,這樣的軍隊,才能有希望!
當然了,之所以給新式軍隊計程車兵準貴族一般的待遇,這也是模仿歐洲。歐洲在近代,底層的市民們根本沒有別的出路和指望,絕大多數的人皆是賤民。當兵打仗,這是擺脫農奴分身,出人頭地的捷徑。因此,近代史上,很多的歐洲國家在崛起過程中,根本不缺乏勇敢作戰的軍隊。
比如,普魯士的崛起過程中,便是軍人的地位遠遠高於平民。所以,造成了高素質人才,踴躍的參軍打仗。普法戰爭中,普魯士的國家將參軍看做光榮、出人頭地的一件事。而法國則相反,貴族、資本家、金融家和市民們,紛紛的將士兵看做沒有希望希望躋身社會上層的社會渣滓,才參與的低賤工作。這樣一來,全民看不起軍人的法國,又怎麼可能擁有高昂計程車氣和戰鬥力?
某種程度上,日本近代軍事崛起,也值得借鑑。日本將士兵看做是——武士階級。武士也是“士”的一種,是準貴族。
中國古代就有名言“士為知己者死”,中國儒家社會,僅承認文人是“士”。而日本走的道路,就是承認武人也是“士”。這其實,是科舉制盛行之前的古風。
後世,日本的明治維新,強化了武士道精神,使得甲午戰爭中,日軍的兵器甚至比清軍更差,但是因為榮譽感和訓練頑強,卻殺的清軍潰不成軍。
而清末,舉國上下,誰看得起軍人?普遍認為”好男不當兵”;認為當兵的都是渣滓,於是社會最精英的人才更的紛紛不願入伍。這樣的環境下,軍隊能打勝仗,真的怪事了!
有趣的是!
近代史上,清軍唯一戰勝的列強,是法**隊。法國,在拿破崙時代覆滅後,是同樣一個看不起軍人的國家。
所謂的尚武精神,並不僅是掛在口上的。
尚武,最起碼崇拜軍人,提高軍人的身份地位,參軍後前途是高於一般平民的。
平民應該羨慕軍人,而不是鄙視軍人!軍隊應該是高素質人才匯聚,而是是沒有前途的渣滓聚集地。
吳三桂聞言,心中更是一震,想道,自己可能押對了賭注……若是新軍取代舊軍,那麼包括關寧軍在內的舊軍,皆不會有任何前途可言。新軍,是唯一有前途的編制!(未完待續。)
第二六五章 重農
二月,農忙時期。一年之計在於春,無論文明達到什麼樣的高度,也不得不重視農業。因為,沒有農業產出的糧食,人們最基本的吃飯生存,都不能獲得解決。
重視農業,是歷朝歷代政治家的一項最基本政治行為。皇帝、宰相在農忙時,親自務農,雖屬作秀成分居多。但是,自古以來,務農務出經驗的皇帝,也為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