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部分。沿河一條長長的街道,等到城中央,另有一條街道和這一條街道交匯,呈一個十字形。大理城就這樣被分做了四塊。
雖然被分做了四塊,但是四塊地方所賣的東西都基本相仿,沒有所謂的窮人區和富人區之分。
大理城有三多:賣銀的多,漂客多,雕民多。說的就是大理城的特產:銀飾、漂布、木雕。
有三姐帶路,妞兒和牛小蘭當然是安全的,兩個小丫頭對著一路上的小飾品指指點點,嘰裡呱啦,只看不買,讓三姐哭笑不得。三姐忍不住親自給兩人選了好幾個銀鐲子,還給妞兒選了一個玉鐲子,戴的妞兒走到哪裡都嘩啦嘩啦作響。不過,配著風花雪月的包頭,穿著一身白色修紅花的白族衣服,倒也很是不錯。
至於牛小蘭,三姐也買了一個玉鐲子,只是沒有給她,說是等到她十八歲的時候,再送給她。
白族的玉鐲子可有講究了,一般來說,第一個玉鐲子乃是長輩(一般是自己的母親),送給孩子做成年禮的。妞兒沒有玉鐲子做成年禮,三姐才送了這麼一個與她。第二個,乃是男方送的定情信物。第三個,乃是婆婆送的新婚禮物。
所以,也不是三姐偏心,而是玉鐲子隨便送不得,你沒看見三姐才說完那一番話,牛小蘭的臉就紅得跟番茄似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