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

案,郭桓案,之所以會牽連那麼多,砍的就是這些爪牙,斬草必除根,這就是老朱的風格。

有人會覺得朱元璋殘忍,有人覺得痛快。但不管怎麼說,老朱不是瘋子,他做事都是有自己的考量。

張希孟給了老朱另一種選擇,那就是不遺餘力,培養自己的人才,成千上萬培養,在軍中,在民間。

藉著均田的機會,爭取讓更多的農家子弟入學,讀書入仕,形成一股龐大的力量。

還是那句話,如果只是單純分田,不動員百姓,不教化人才……等過了幾十年,均田維持不住了,苦心經營的一切都會崩潰的,到了最後,甚至沒人替你說話,種種正確的政策,也會被潑上無數的髒水,黑白不分,是非混淆,明朝歷史,那麼多的爭議,就是源於此。

話語權太重要了!

在這一點上,朱元璋跟張希孟是高度一致的,老朱讀了這幾年書,連詩都會寫了,那水平也提升極快。

“真沒有想到,拿下了宣城,還掌握了筆墨紙硯之鄉,從此教化士卒百姓,就方便多了。”

張希孟一笑,“主公所言極是……其實還有一件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什麼事?”

“寶鈔!”

老朱還是怔了怔,他對貨幣這塊,還是有些遲鈍的,但是想了想之後,也明白過來。

谷張希孟在佔據滁州之後,費了老大力氣,弄了市場券,建立了糧食銀行。說實話,那玩意只能算是票據,距離貨幣還差得太遠。

之所以不敢弄,也跟當時的條件有著極大地關係。地盤太小,財力薄弱,沒有儲備金,外面強敵環伺,隨便弄點風波,擠兌一下,就要崩盤。

而且彼時的滁州,也沒有足夠的技術。

但是隨著揚州,應天,宣城等地納入掌控之中,朱家軍的兵勢起來了,分田之後,民心也歸附了。

這時候再弄寶鈔,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而一旦有了紙幣系統,張希孟的本事可就能發揮出來的,弄錢,發展經濟,推動貿易戰,讓朱家軍更加偉大……沒有人比我更懂這個了!

等立國之後,都應該讓老朱封張希孟一個懂王才是。

老朱還是有些遲疑的,他對貨幣有著天然的不信任,一張薄薄的紙,遠不如實實在在的東西讓人放心。

“先生,現在的時機真的成熟了嗎?不會出什麼紕漏?”

張希孟道:“主公,要說沒有紕漏,是不可能的,關鍵還是看是不是利大於弊。而且還要遠大於弊……至於時機是不是成熟,我覺得還有一個條件,或許可以期待。”

“什麼條件?”

“徽州——徽商!”張希孟笑呵呵跟朱元璋解釋……徽州是吳頭楚尾,地形複雜,黃山就在境內,農業條件並不好。

可就像山西一樣,沒法種田,只能經商,結果就愣是發育出了強大的徽商。

徽商起於唐,發於宋,壯大於明……前後綿延千年,提起徽商,在歷史上都是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些徽商最強大的時候,甚至能和晉商掰手腕,一起左右朝局……強大如張居正,只敢搞一條鞭法,卻不敢觸碰商稅這塊,忌憚的無非就是幾大商幫的力量。

他們滿世界投資學堂,培養讀書人,經營產業,形成了龐大的利益網,層層疊疊,保護著自己。是真正的龐然大物,無冕之王。

當然了,後世對於商幫有巨大爭議,但是不可否認,商人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尤其是為了發展經濟,積累財富,爭雄天下,不好好利用商業資源,是絕對不行的。

哪怕歷史上的老朱,他也不是把商人一錘子敲死的。恰恰相反,老朱多次下旨,認為商業互通有無,能生產一些百姓急需物資,要給商人優待,甚至是免除一些稅賦。

以冶鐵為例,明初冶鐵的稅率是三十稅二……如果說這叫重農抑商,那麼多少商人都能笑醒了,快,快加大力度吧!

張希孟比老朱厲害的無非是朱元璋希望透過休養生息,不加干涉的方式,讓商業自己恢復發展。而張希孟則是主張對商人進行扶持管控,我可以幫你們發展,但是稅收這塊,誰也別想耍手段。

發展商業,是為了充實財政,富國裕民。

總而言之,張希孟打算在收取了徽州之後,正兒八經好好討論商業稅收的問題,建立起一套管理商業的手段。

商業繁榮起來,發行寶鈔才有更多的效果……均田,教化,商業,寶鈔……張